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特稿】扶貧路上的志願教師:給農村娃一個不一樣的學校

2020-09-10
■ 周有光老師在上課。受訪者供圖■ 周有光老師在上課。受訪者供圖

沒有真正到過山區的人,很難理解鄉村教育為何那麼困難,教育公平為何難以實現。9月10日是2020年廣東希望鄉村教師計劃志願者在服務學校度過的第一個教師節,他們說,城市和鄉村差的絕不僅僅是資金、教師、資源,還有太多觀念和環境上的差距。為了改變落後地區的教育,志願者們義無反顧投身支教活動,他們當中有大學生、有退休警員,也有一些有過留守經歷的農村學子。「我要用3年的時間,換你一個不一樣的學校。」支教老師周有光的想法,代表支教志願者們的普遍心聲。

提前退休轉行教書

在廣東茂名紅光小學支教的陳竹嬋最初很難適應當地的學校環境,曾經想退出。短短兩周後,這個有點怯懦的小女生發現,有學生連書也買不起。「我的焦慮算什麼啊?我比較心痛那些孩子們。」

來之前,志願者們做過很多設想,但真正遇到留守兒童的案例,卻發現自己能做的很少。她依然焦慮,只是焦慮的不是環境,而是怎樣改善孩子們的狀況。

「哪婸搨n我,我就去哪堙I」有多年支教經歷的志願者周有光,退休前是戒毒所一級警督,在一次講座上聽到安徽支教的故事被深深觸動,埋下了支教的種子。當工齡達到30年時,他毅然提前退休。2017年1月到湖南沈家小學支教;同年9月轉到青海海南州石乃亥民族寄宿制學校;2018年,湖南白兔小學教學條件惡劣,準備關門,周有光說,「我去試試吧。」

這一待就是3年。周老師說,「我用3年時間換你一個不一樣的學校。」後來,他完成了任務,白兔小學成了全縣優秀村小。現在,他準備再次出發,將支教版圖拓展到廣東地區,加入希望鄉村教師計劃,譜寫全新的支教故事。

學生反饋支撐前行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骨傷科專業的鄧傳堅大二時在清遠一個15天的支教經歷,改變他的人生軌跡。在那堙A鄧傳堅第一次感受到農村和城市的基礎教育差距有多大。六年級的孩子連「What's your name?」也聽不懂。「我也是農村出身的孩子,我還能不能為鄉村孩子們做些什麼?」2019年的夏天,畢業後的他毅然選擇當支教老師。「還是清遠,我想回去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

去年教師節,鄧傳堅收到了許多學生的賀卡,寫滿了稚嫩而又真實的文字,這些正能量的反饋,一直支撐蚞H傳堅前行。

貧困地區教師短缺

廣東希望鄉村教師計劃於2015年啟動,2016年8月派出第一批支教老師,旨在緩解農村貧困地區教師結構性短缺的局面,致力於廣東教育的精準脫貧。5年過去,該項目累計為粵東、西、北地區12個地市派遣2,796名志願者,為1,165間鄉村小學約47萬學生帶去184萬節精品課程。支教老師的到來,改善了當地教育環境,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鄉村教師結構性短缺的局面。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