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浮城誌:中秋的月亮

2020-09-26

■ 郭瑜

今年國慶恰逢中秋。國慶在我眼中是紅彤彤的,一派塵世的熱鬧喜慶,而中秋則是金色的,因那滿樹的桂花與澄黃的圓月。「夜色茫茫罩四周,天邊新月如u......」比之徐小鳳《明月千里寄相思》歌中如u的新月,我更喜歡中秋的圓月,它似掛在空中的燈籠,攜荇蛨薵滬遙P月餅的甜,給人以無盡的懷想。

中秋的月亮,充滿人間深情的儀式感。《禮記》中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與祭月的儀式,設上香案,擺上月餅、瓜果等祭品。彼時,沙塵未起,天空潔淨,月亮又大又圓,那灑落一地的月華與秋意交融,紅燭與焚香的煙氣裊裊上升,彷彿要抵達天庭與諸神對話。站在兒時的天井向空中仰望,我努力端詳月亮上模糊的紋理,從奶奶講了數遍的「嫦娥奔月」故事中,捕捉玉兔與嫦娥在天宮行走的訊息。盯久了,竟意會出那一道彎的是山路,那一側剪影似嫦娥懷抱玉兔的感覺來。賞月閒聊時,父母親端出早已備好的月餅,一個個被仔細切成小份,椒鹽、百果、豆沙,月餅上大紅的字依然拼接完整,皮酥餡足,我糾結蚇鴾偵聸`的月餅,最終各個品種嚐了個飽。拍拍圓鼓鼓的肚子,看茖瑤圓月,還有圍荈禤鉭Z談的家人,中秋就是這樣的溫情和圓滿,正應了「萬里無雲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的詩句。

中秋的月亮,又有種讓人超脫俗世的魔力。文人雅士愛登樓攬月,飄泊異鄉的旅人常從月光中得到慰藉,縷縷鄉愁得以排遣釋放,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就說「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若是坐於船舫內,看茼縣葹邠M的明月,「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則更有一番寥闊而惆悵的滋味。尤其欣賞詩人與天地、古今對話的那種曠達高遠,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這樣的詠嘆在我心頭久久縈繞。這種曠達高遠,即使在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依然是那麼的不可或缺。前不久上映的以作品燒腦著稱的基斯杜化路蘭導演的電影《信條》(港譯《天能》),如果有一輪圓月作為穿梭時空的介質,是否會有更好的代入感?

在這秋意漸深的夜晚,以我中年的眼光往回看,月亮還似一枚從蚌中新鮮取出的珍珠,明澈而皎潔。歲月的歷練是無數次的打磨,卻未使它染上污穢的濁氣,只映出前世與今生的熠熠清輝。中秋的月亮,不管隔多久的時光,仍是我心中永遠聖潔的金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