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泰超一直關心青年的發展,他表示,香港海南社團總會也致力在幫助青年正確認識國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2018年總會成立了香港海南青年聯合會,與青年會舉辦更多有關支持青年回鄉創業投資、瓊籍青年來港交流等活動。對於近一年多,香港社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浮現,涉及不少青年問題,張泰超表示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青年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一個錯誤的觀念如果被心懷不軌的人不斷放大,就會像蛀蟲一樣,蠶食理性的思考和判斷。」張泰超認為,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網絡媒體在提供資訊知識、引導社會輿論、影響思想潮流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因此,青年工作也應該要進行相對應的轉變、改革,事實上,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機構,都開始善用社交平台網絡來進行青年交流、活動組織,但似乎還需要更多的新穎的模式和表達。」他鼓勵民間組織進行更多的互訪和交流,並設計更多有趣、有創意的方式、遊戲、競賽等等多元化的活動,從中融入更多國家觀念、守法意識、愛國情懷,讓青年人更感興趣、更主動地了解國家。
「而根治的方法,依然還是要從教育抓起,無論學校和家庭,都有責任對孩子有正確的引導,師德問題、教材的偏頗性,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而且相關部門,要嚴查嚴防,避免讓校園成為極端思潮的溫床。」張泰超相信,香港國安法是整個香港社會的保護傘,有助避免學生進行或參與涉嫌違法的行為和活動。
他續說:「人是有感情的動物,這種感情可以是任何一種,親情、友情、愛國情,這些情感會成為無形的動力。像我們這一代人,對國家的歸屬感體會很深,因為經歷過、見證過,而新一代的青年,在物質生活更為充裕的今天,有太多東西分散了他們的精力,以至於某些年輕人未能靜下心來,思考什麼叫做愛國。」但他認為,香港有不少理性的青年人有一顆愛國心,只有極少數的青年人在反中亂港分子有意的煽動下,變得偏激。「我們要給青年人時間、空間,讓他們自己沉澱思想,每一代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凡事都應有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