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專家解讀 > 正文

【專家解讀】軍力懸殊 知難不退

2020-10-19

戰爭中,除原子彈以外,美國使用了包括戰略轟炸機、航空母艦、戰列艦甚至細菌彈在內的所有先進武器裝備。這樣的作戰對象,在人民解放軍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

GDP相差逾十倍

著名軍事專家羅援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出,抗美援朝戰爭初期,中美力量對比實力懸殊。1950年,中國的工農業總產值為574億元人民幣(按當時人民幣與美元2.5:1的比值計算,僅相當於229.6億美元),而當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2,848億美元,是中國的12倍多。中國的鋼產量為60.6萬噸,美國為8,772萬噸,是中國的144倍。

據介紹,1950年10月,美國投入到朝鮮戰場的作戰飛機達1,200架,中國能夠勉強作戰的飛機只有110餘架;美國投入海軍艦船近300艘,中國海軍尚未形成戰鬥力;美國投入坦克800餘輛,中國的裝甲部隊正在組建之中,從蘇聯訂貨的10個團400輛坦克剛剛到貨;美國陸軍平均4個人裝備1輛汽車,中國陸軍平均500人才有1輛;美軍一個團的火力強度,要超過中國一個軍。據當時中方的材料,美國一個軍(三個師)裝備各種火炮1,500門,而中國一個軍只有同類火炮36門。美軍在戰時共投射彈藥330萬噸,中國消耗彈藥僅25萬噸。美軍1名作戰士兵有13名後勤兵保障,志願軍1名後勤兵要保障上百名作戰士兵。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