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撮要
2020年中學文憑試《試題專輯》出版,按科目羅列考生的整體表現,當中原來不乏「笑料」。中文科《專輯》除揭示不少考生有錯別字問題外,有人在引用經典篇章時誤將蘇軾、歐陽修當作李白、杜甫,亦有考生舉例稱「面對師長懲處,微笑以對,能予人有禮貌、知錯能改之感」,過分瀟灑的態度被狠批於理不合。同時,普遍考生的閱讀文言文能力薄弱,《專輯》直指考生的語文基礎不足,「閱讀層面狹隘,缺乏文本細讀,仍是必須正視的問題。」■節自︰《誤當蘇軾詩仙 考生「閱力」不足》,香港《文匯報》,2020-11-5
持份者觀點
1. 《專輯》總結︰考生的語文基礎不足,無論是理解賞析以至運用表達,皆未如理想,多讀多寫是提升語文能力的不二法門;現今網絡媒體快速普及,圖像資訊愈趨氾濫,不少人以「看讀」取代傳統的「閱讀」接收訊息,前者雖有助掌握概況或結果,但文字角色的淡褪也使人忽略各方面的細節,應鼓勵人們廣泛閱讀不同體裁篇章,以彌補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文字機會的不足。
2. 《專輯》英文科部分︰在個人短講部分,不少考生的演辭都是從資料直接抄寫,質疑他們根本沒有完全理解有關內容,以至讀到一些艱深字詞或內容時,出現讀錯或使用不當語調等問題。
3. 《專輯》中史科部分︰考生在審題、析論、組織、時間分配等方面表現較佳,但部分考生審題粗疏,時見考生混淆史實、張冠李戴;字體潦草難辨的情況十分普遍,錯別字較多,建議考生加強基礎訓練、多閱讀議論及評論性質的歷史文章、多作論文寫作訓練等。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資料,試簡述2020年文憑試考生的問題所在,並建議有何方法可以改善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