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江學海 > 正文

【樹仁手記】找到自己所長 就可自我實現

2020-11-13

今次小記訪問的對象是莫惠潔博士,莫博士現職仁大社會工作學系的副系主任及高級講師,但其實莫博士當年大學畢業之後便任職前線社工,工作多年後,分別在海外及本港繼續深造,最後才到大學擔任教職,先後在本港公立和私立大學的社工學系工作,如此人生,想必當中有不少精彩的故事。

莫博士直言中學時候是一個乖學生,父親希望自己讀酒店管理,自己想做言語治療師,結果前者自己沒有興趣,後者則因自己所讀的高中學科不適合,結果兩者均沒有修讀,最後選讀了社會工作。

「我那個時候學校從來沒有生涯規劃,只能諮詢兄長意見。我說我想選擇社工,或許他們覺得我性格挺適合,都非常支持我的決定,結果我便選上了。大學畢業之後,我覺得自己沒有選錯,於是開始了前線社工的工作。」

前線社工應該與教育工作頗為不同,而且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才讀博士課程的路應該更艱難。為什麼莫博士還是選擇了走教育這條路?

「我擔任前線社工之後,也有繼續進修,以半工讀的形式攻讀碩士學位。完成碩士學位後,由於我有豐富的前線社工經驗,於是進入大學擔任兼職導師,負責學生實習的工作。這個經歷讓我非常難忘,雖事隔多年,但每次實習的經歷至今仍是歷歷在目。我當時甚至想過成為實習導師,只是沒想過多年後竟然真的成為社工導師。碰巧當時有一位資深教授邀請我繼續進修,機緣巧合下便開始攻讀博士,最後任教於各大專院校。」

莫博士「半途出家」讀博士學位,這份毅力和堅持很難得。

「我應該不算『半途出家』,因為我從未離開過我自己的社工的專業領域,相反我覺得自己是『自我實現』,因為我將自己的才能在適當的環境中得到充分發揮。我未進入教育行業之前任職社工,是前線工作。走進教育行業後,我最喜歡任教的科目還是實習督導。現在我在仁大擔任導師,每位仁大學生畢業前需要完成三次實習,我每一年均會接觸不同的學生,擔任他們的實習督導,所以能見證學生的成長,看到他們逐漸成為服務社會的社工,自己亦能將自己前線的心得和實習經驗分享給他們,成就感其實相當大。其實每個人的能力和興趣也不一樣,你若找到自己所長,也一定找到自我實現的舞台。」

莫博士最後寄語年輕人,如果希望報讀社工學系,應該先嘗試參與社區的義務工作,了解自己是否喜歡接觸人和適合社區工作。

被訪者介紹︰莫惠潔博士現職仁大社會工作學系副系主任及高級講師,擁有多年前線社工經驗,希望將社工與輔導知識繼續傳承下去。

隔星期五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