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官民合作 精準「清零」

2020-12-22

黃譚智媛 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 前世界銀行公共壎舠M家 前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

香港若要穩定疫後重振經濟,必須有穩固的控疫硬軟件機制及人才,在「清零」之後可以不再爆發嗎?為要「清零」,港府已努力「外防輸入」,但還有漏洞嗎?有沒有豁免呢?各酒店的防疫措施沒有科學基礎的標準,管理檢查沒有官方的人員,可靠嗎?

上周由於檢疫隔離緩慢,導致病人失救,群組爆發數量與人數續增,不明源頭個案屢創新高,這反映當局沒有盡力追查「歌舞群組」全部接觸者,沒有發現各群組獨特的傳播媒介,沒有分析過去三波的缺失,亡羊補牢措施太少、太遲、太鬆懈。

制定科學統一防疫標準

「二人限聚令」已推出,但在郊外、公園等空曠地方沒有人遵從,沒有引致大規模感染,證明空氣流通把風險大大降低。在外國,有不同的研究數據建成模型,可分析空間人數比例、空氣流動速度及停留的時間組合成的風險機會。

在內地,有一系列所有場所必須遵守的防疫要求(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和不同人群),這些要求公開透明,一視同仁。香港應該模仿,全部處所,包括公私營公共空間、文康娛樂場所、商場街市、女傭宿舍,都應該有同一防疫標準,人與空間的比例,換氣的時間或減病毒的過濾器,廚廁及環境消毒的要求,政府要作出明確規定。唯有如此,市民才能明白防疫要求和標準的重要性,才能合作遵守,履行社會責任。

跨部門小組提供支援

第二波疫情時,已經存在送檢疫送院慢、居民無支援、確診者與緊密接觸者被迫同居一室等情況,暴露出防疫明顯人手不夠、後勤不力等問題,這些問題為何沒有改進,反而每況愈下。筆者不只一次建議,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及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的計算,要僱用及培訓數千公共壎秅u作人員,一方面加強詢問病人,尋找全部接觸者,並在24小時內拿到拭子作檢測;另一方面,計劃應變方案,可臨急變陣,支援後勤工作。

香港要統籌策劃「早發現、早隔離」高效率防疫行動,民政事務署應仿效內地小區的「居委會」,在全港十八區成立區制跨部門的工作組,幫扶地方人士,追蹤接觸者,以達到「不明源頭」病人「清零」的目標。地區支援是不可或缺,若要在社區推行強制檢測、居家禁足、市民送檢送院時,各區的跨部門工作組便可即時反應,不需等候24小時或更長。這些工作組可為受影響的市民提供起居飲食、物資與精神的支援。

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的傳染時段及方法、致病器官及病理,有很大分別。所以有需要在每一新症最初發現時,向群組成員仔細詢問,在發病環境觀察、採樣、測量,讓公懋P控工程專家在消毒前對疑似傳播物件採樣作病毒測試。有線索後,再進行以電腦模擬空氣動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跟進。澳洲維多利亞省(Victoria)用污水渠新冠病毒檢測來確定感染源,觀察群組生活及工作的特點,估計每群組獨特的傳播方法及起因,香港的「歌唱群組」的傳播是空氣,還是樂器或咪高峰?「跳舞群組」是近距離接觸,還是沒戴口罩?「地盤群組」是吸煙還是使用工具?「街市群組」是凍肉還是通風?「餐室群組」是廁所還是廚房被污染?「女傭宿舍」是擠迫?不同個案必須有結論,才可「辨證論治」,讓不同部門盡快全面改善。

公私平等 居家禁足

早前政府察覺「遊艇派對」傳疫,便立即行動禁止。但無數的人在家媔}派對,可能是無源頭個案的起源,聖誕新年節假臨近,政府只是呼籲市民「不要聚集」,效果一定不大,應仿效英國採取居家禁足令,只准一家人在一宅內團聚,否則2021年的疫情高峰將更高。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