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窯,窯址位於河北曲陽縣澗磁村和燕川村,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因而得名。定窯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黑定」)、醬釉(「紫定」)和綠釉瓷(「綠定」),是宋代五大名窯中唯一以燒製白瓷為主的窯場。
蘇東坡曾在《試院煎茶》中寫道:「定州花瓷琢紅玉」,描繪了茶水在帶紋飾的白瓷中的美好景象。定窯白瓷胎質潔白、細膩淳樸,有些全器光素無紋飾(如圖:北宋定窯白釉六曲花口盤),有些則以白釉印花(如上海博物館館藏的定窯白釉印花雲龍紋盤)、白釉刻花(如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定窯白釉刻花牡丹紋盤)和白釉劃花(如圖:北宋定窯劃花八棱大盌)等作為裝飾技法,積釉流淌處可見「淚痕」,含蓄溫雅的外形深受北宋與金朝之皇室及佛寺青睞。
宋代的定窯深受民間喜愛,更被選為官用瓷器之一,被官府徵用的瓷器上「官」字款,更有刻「東宮」、官府「尚藥局」及「尚食局」的例子。目前,北京及台灣故宮館藏的清宮舊藏定瓷數量甚多,某些更是乾隆皇帝珍藏之物,鐫有其詩文。
定瓷的胎體細薄,十分易碎,成形及窯燒過程容易發生變形翹棱,因此器型通常都較小,在22公分以內。雖然數量並不算稀少,但是匠心獨運、花紋獨特、保存完好的定窯白瓷,仍能受到藏家的追捧,在拍賣中屢創佳績。
香港蘇富比於2014年舉行了著名古董商坂本五郎專拍,當中的克拉克舊藏北宋定窯劃花八棱大盌,以1.4億港元成交,成為第二高宋瓷拍賣成交價;同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北宋定窯白釉劃蓮塘浮鴨紋葵口碗,以2,812萬港元成交......。
筆者亦有幸在多年前收入一件北宋定窯白釉六曲花口盤,它曾著錄於大須木水壽的《黑與白--宋磁》內,是本人十分喜愛的藏品之一。●作者:香港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基金主席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