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投資理財 > 正文

行業分析:邁向「十四五」 經金互動有望構築新模式

2021-03-13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程實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處理好恢復經濟與防範風險的關係。」強化了貨幣政策直達實體經濟、金融資源支持實體經濟的大方向。「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迎來升維發展機遇,中國金融也由此邁入新階段,助力經濟轉型升級。展望「十四五」,在2035 年遠景目標指引下,中國金融將成為雙循環的加速器、穩定器、連通器,並與實體經濟建立長期共榮共生的良性互動,金融監管也將順應數字經濟時代之變加速進化。

基於歷史經驗和當前國情,金融體系將是「十四五」期間構建中國經濟「雙循環」的戰略重器,並將在以下三個維度發揮積極而深遠的賦能作用。其一,金融支持是「雙循環」的穩定器。儘管當前中國經濟「內循環」已逐步回暖,但海外疫情仍未消弭,全球經濟「外循環」壓力短期仍存。面對這一挑戰,針對性地加強金融體系支持作用,以「促並軌」、「破剛兌」、「抑套利」、「降成本」等方式引導融資成本的長趨勢下行,增加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普惠性,擴大直接融資佔比、拓寬融資渠道等措施將是穩固「內循環」的關鍵。其二,金融改革是「雙循環」的加速器。一方面居民財富的配置重心逐步從房地產轉向金融資產,為供給側的產業升級打開空間,另一方面居民財產性收入和消費能力同步擴張,為需求側的消費升級注入新動力。其三,金融開放是「雙循環」的連通器。放眼全球「外循環」,保護主義、大國優先主義和民粹勢力加速漲潮,持續激化地緣政治衝突,全球經濟貿易格局也迎來新一輪重塑。面對百年變局,脫u自閉只能陷入存量博弈,加速開放才能在新賽道上化危為機。以金融市場擴大開放為重要紐帶,未來中國有望構築起「內循環」與「外循環」良性互動的新模式。

注重處置潛在風險

展望「十四五」,我們認為金融體系能否妥善處置潛在風險、穩中有進服務實體經濟關係茪什篣g濟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第一,強化金融應急功能,實現危機救助與常態扶助相結合。在疫情退潮之後,部分救助措施會常態化,以補上經濟結構性短板,避免次生風險的反覆。第二,茞晶篘曏g濟,切斷金融風險外溢的主通道。從2020年應對全球黑天鵝事件與金融市場共振的經驗看,避免金融風險向實體經濟傳導、觸發高槓桿下的「債務通縮」是重要的政策關切。第三,高度重視尾部風險,循序漸進推動雙向開放。考慮到當前中國金融經濟系統的複雜性遠勝從前,且隨茪什篕P全球產業鏈和金融市場的融合持續深化,中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全球化互惠紅利也將更多映射為中國與全球其他金融市場之間的唇齒相依。

(本文有刪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