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通識將改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擬9月中四推行

2021-04-01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教育局早前提出全面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包括大幅改革通識科及精簡中英數。課程發展議會與考評局公開考試委員會昨日經詳細審議,確認通過四科目的優化方案並向教育局提交最終建議,包括通識科將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容設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三個核心主題,及提供內地學習機會等;而連同中英數三科的優化,高中三年共可釋放約100小時至250小時。議會期望,教育局能盡快接納建議,讓優化方案於2021/22學年於中四推行。

在是次優化中,中文和英文科主要是精簡/整合必修和選修部分,以及減少文憑試考卷數目或優化試卷設計;而數學科則列明可讓部分學生修讀必修部分的「基礎課題」及部分「非基礎課題」。至於最受關注的通識科,科目委員會早前提出數個改名選項,最終課程發展議會敲定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內容方面則通過設有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三個核心主題,並提供內地學習機會,另會維持必修必考但取消校本評核。整體而言,核心科優化可為高中生釋放約100小時至250小時,助學校提供更多元化的課程及照顧學生多樣性。

課程發展議會主席譚嘉因指,優化方案能減輕學生考試壓力,對所有學生都有裨益,學校可以配合校情及學生需要,靈活運用所釋放的課時,為學生創造空間,照顧不同的興趣、能力和抱負,讓他們各展所長。議會期望當局盡快接納建議,讓方案於今年9月新學年於中四級開始推行。至於現高中生則會沿用目前課程。

中四起停辦組合科學和綜合科學

除核心科外,昨日會議亦通過2021/22學年中四級起停辦組合科學和綜合科學兩科,以騰出空間讓學校優化課程,學生亦可按意願選修其他STEM或應用學習科目。該兩科被指內容與傳統理科科目重疊,成效未如理想且選讀人數持續減少,逐漸於高中課程淡出。

灣區教育家長聯會成員陳小姐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指,非常認同將通識改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她指出,現時通識科存在太多問題,甚至有教師向學生灌輸「違法達義」的錯誤觀念,早已令家長對科目失去信心,「新科目名字包含『公民』、『社會』等字眼,正正反映了學生在這方面的不足,需要彌補。」

針對課程內容由六大單元變成三個核心主題,陳小姐認為這有助學習聚焦,「我就讀中五的孩子曾反映,通識課程內容繁瑣、評分標準虛無,只會讓人無所適從。」她認為,若容許通識亂象繼續下去,後果不堪設想,課程改革可讓教學受規管,「『黃師』就不能再胡亂發揮,只引用偏頗的媒體報道上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