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學語習文】水調歌頭詠中秋 身陷逆境存希望

2021-05-05

歷代吟詠中秋的詩詞甚多,而以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最著名。南宋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云:「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詞是入樂的文學,除了內容豐富精妙,能協律以便歌唱也是很重要的。蘇軾開創「豪放派」詞風,擴闊詞的內容,有時甚至為了更好地表達深遠的思緒而寧願犧牲詞的音樂性。所以李清照曾批評蘇軾:「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者。」

不過,就《水調歌頭》而言,則內容形式兩雙和諧,堪稱中秋詞之絕唱。《鐵圍山叢談》記載,北宋時的著名歌手袁綯曾回憶他為蘇軾唱此詞的經歷:「東坡公昔與客遊金山,適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無際,加江流澒湧,俄月色如晝,遂共登金山山頂之妙高台,命綯歌其《水調歌頭》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歌罷,坡為起舞而顧問曰:『此便是神仙矣!』」當前之美景,加之技藝高超的歌手,頌唱此名篇,引聽者昇華至何等的藝術境界?現代歌手鄧麗君也唱此詞,淡淡幽情,繞樑三日。

蘇軾作此詞於熙寧九年(1076)歲次丙辰。當時他已離任杭州通判而移知密州。當密州知州某程度上是他提出的要求。因熙寧七年六月,他的弟弟蘇轍任齊州書記,他請求朝廷給他一個近齊州的州郡任職。

蘇軾才華洋溢,得到歐陽修等朝中大臣的賞識,原本以為能在朝廷一展抱負,為君王股肱之臣。可惜宋神宗繼位,任用王安石變法,蘇軾對新政頗多批評,以至與新黨之人常常衝突。他知道在朝中徒增是非,而未能有所作為,故請求外調地方。

密州當時旱災、蝗禍、盜賊頻生,與弟弟也並非容易見面,再加上在朝廷政治上的失意,令他百感交集。適值中秋之夜「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此詞上闋三提問:一問什麼時候開始有月亮?二問天上現在是什麼年月?三問天上比人間是否更好?這是對宇宙的敲問,也是對人生的敲問。寫來幽遠深邃而自然,不茪@點痕跡。其實處處用典,句句有出處。這不但是蘇軾之問,也是千古之問!

關於「明月幾時有?」的提問,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又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提問,王充《論衡.道虛篇》載有項曼都學仙升天、在月宮旁居住三年,「不知去幾何年月。」而牛僧孺《周秦行記》有詩云:「香風引到大羅天,月地雲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句,有列子御風而行之仙意。另李賀《蘭香神女廟》有句:「踏霧乘風歸,撼玉山上聞。」

關於「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同是王充《論衡.道虛篇》有「居月之旁,其寒淒愴。」這裡未及月宮,已感其寒,如到則可想而知。另《雲笈七籤》記羅公遠中秋夜陪唐明皇遊月宮:「與明皇升橋,行若數十里,精光奪目,寒氣侵人,遂至大城。」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的提問,又典出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不少評論者解「高處不勝寒」是指朝廷的政爭使蘇軾不寒而慄,使他寧願當個小官,在地方任職,避開陰謀是非,更來得自在。再引申為在朝是「入世」,離朝是「出世」。此處表達了蘇軾在「入世」與「出世」之間的掙扎,最終選擇了「出世」。不過,天上、月宮似是道家「出世」之境,人間才是「入世」之所。又為何不是表達出在面對政爭困境時,蘇軾內心掙扎於從政與歸隱之間,而最終選擇了「入世」的「人間」而非「出世」的「天上宮闕」呢?日後他將面對更殘酷的政治鬥爭,處境更艱險,因而時常以佛道思想排遣胸中的鬱結,但每每又在消極的情緒中,帶出積極的人生態度。他這種思想定向,似是一貫的。

下闋更表達了這一思路。石曼卿云:「月如無恨月長圓。」蘇軾詰問月兒何以總是在人們分離時才圓呢?這使離人情何以堪?但很快他又發揮其高超的情緒智商,不懷消極與逃避,指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不完美本是人世間的定律,是無可逃避的。面對現實,只好轉變自己的心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把思維拓闊,從時間與空間上寄託人間最美好的願望,這也是古已有之的哲理。鮑照《翫月詩》:「蛾眉蔽珠櫳,玉u隔瑣窗。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又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再有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可見蘇軾始終是一位熱愛生命,樂觀積極的人物,雖處劣境,卻仍然充滿希望。

●陳仁啟 中學中文科教師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