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大雲寺佛舍利 祖出土44載終解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本報駐甘肅記者 王岳

 44年前,在甘肅省涇川縣城郊大雲寺遺址,出土了稀世罕見的佛祖釋迦牟尼14粒真骨舍利,比1988年陝西扶風法門寺的佛骨舍利早發現了23年,而因當時正值中印邊境關係緊張時期,周恩來總理親下指令低調保護,使得這一驚世發現在國內塵封數十年之久。近日由涇川縣政府投資過億元人民幣重修的大雲寺一期工程完工,當地擬從甘肅省博物館迎還佛骨舍利供奉故里以帶動旅遊產業,千年名剎古涇州大雲寺有望重現昔日輝煌。

 1964年12月的一天,在當時的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城關公社水泉寺村,有村民在村莊附近的河川地裡平整土地。相傳早年這裡曾有一座寺廟,坍塌後只剩下地中間一堆廢棄的斷垣殘壁和瓦礫。

村民平地挖出舍利金棺

 村民喬碎成在剷除瓦礫時,用力過猛,插入地中的鐵掀竟陷了進去,他覺得奇怪,再用力一翻,一個黑乎乎的洞口露了出來,像是一座墓室,他趴在洞口仔細瞧,裡面似乎還有東西,就喊了起來:「哎呀,我挖出古墓了!」大家過來七手八腳把洞口挖大,發現洞裡像是有一個石斗樣的東西。兩村民跳進洞去一前一後把它抬了出來。

 陽光下人們才看清,原來這是一個石函。石函上刻有花紋和銘文,揭開涵蓋,裡面有一口鎏金銅匣,銅匣下面壓著一枚鎏金銅鑰匙。石函由質地堅硬的灰色大理石製成,方形覆斗頂,長50.5厘米,寬49.5厘米,高42.5厘米。頂上正中刻一方框,框內刻有銘文:「大周涇州大雲寺舍利之函總一十四粒」16個字。函身四周銘文有建塔官員和僧眾的姓名,紀年為「延載元年」(公元694年)。

 縣文化館的官員聞訊趕來,經論證後他們拿起鎏金銅鑰匙,一層一層輕輕開啟。首先揭開鎏金銅匣,鎏金銅匣內為銀槨,銀槨裡面顯現一方金棺,金棺內置琉璃瓶,瓶體白色透明,長頸,圓腹,平底形,瓶高2.6厘米,腹部直徑2.1厘米,口徑0.5厘米。內裝白色晶體佛祖舍利14粒。舍利形如米粒,質似珍珠。這些出土寶物除石函外立即被悉數運往甘肅省博物館珍藏。至於為何舍利出土後一直對外界密而不宣?時任涇川縣文化館館長張懷玉,給記者講述了他親歷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則未發出的新華社消息

 1965年9月,張懷玉因事專程到省博物館珍寶館,一位劉姓專家從保險櫃中取出金銀棺及舍利瓶,向他解說了已被列為國寶保存的佛舍利之珍貴價值。隨後專家又從盒子裡拿出一張紙,上面寫著「新華通訊社……」。張懷玉問這是怎麼回事,劉姓專家說,這是一則未發出的新華社消息。由於中印邊界發生衝突,兩國關係緊張,周恩來總理知道了甘肅涇川發現舍利石函的事,考慮到中印關係,指示暫不發放這個消息,擔心如果登報,一定會有人來訪,不利於國際關係。

 本報記者採訪時,從涇川當地整理出來的大雲寺資料中發現,直到2004年之前的40年間,國內竟沒有一家省級以上媒體對此作過片言隻語的報道,近幾年來又由於當地政府對大雲寺開發的定位還有疑慮因而有意低調宣傳,以至於現今除了博物館的少數管理和研究人員外,很少人了解涇川大雲寺地宮佛祖舍利和金銀棺的驚世發現。如果有人偶爾提及,還會被人們當成是誤把陝西扶風法門寺的故事講錯了。

 據史料記載,公元601年,隋文帝楊堅頒下詔令,在全國30個州建30座舍利塔,供養舍利。於是,時稱涇州大興國寺的涇川大雲寺,便興建了供養14粒舍利的舍利塔和地宮。武則天登基稱帝後,在隋代大興國寺原址上興建了涇州大雲寺,並把原塔基下的石函、舍利瓶和舍利取出,改用硫璃瓶盛裝後依次放入鎏金銅匣、金銀棺槨之中,最後再將其放入地宮,建塔供奉。

郭沫若一語保「石函」

 1971年9月19日,79歲高齡的著名史學家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國首相賓努親王來蘭州參觀,在甘肅省博物館裡,郭老一一鑒定了涇川金銀棺、佛舍利等珍寶,由於沒有看到刻有銘文的石函而無法判斷舍利出處及時間,故說道:「舍利石函、貴在石函。」,因為郭老這一句點評,當時尚留在涇川縣的舍利石函很快也被運到了省博一起保存。

武后敬《大雲經》 建寺奉舍利

 公元690年,武則天登基稱帝。在男尊女卑的時代,武則天稱帝受到各方面的反對和阻撓。武則天對以「淨光天女」下凡即位故事為主題的《大雲經》極為崇敬,當年7月將其頒行天下。10月,又敕令兩京(長安、洛陽)和諸州各建一座大雲寺,珍藏《大雲經》,並總遣千名僧人,到各地升高座講解《大雲經》。

 甘肅的涇州大雲寺,當時便在隋代大興國寺原址上興建,並把原塔基下的石函、舍利瓶和舍利取出,用琉璃瓶盛裝14粒佛祖骨舍利再配以石函,於公元694年重新瘞葬放入地宮,建塔供奉,這比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要早180年。

 大雲寺及金銀棺當年精美絕倫,其鼎盛之光我們今日難以想像。遺憾的是,明洪武年間的一場水患,使涇州城全城覆沒,也淹毀了文書檔案。該城自商周至明代的輝煌歷史記載瞬間化為烏有,這不僅使大雲寺、金銀棺缺失史料,也使明代以前的安定郡、涇州治所涇州故城所有史料全無。

亮相國寶展 11億保險費

 多年來,大雲寺的這套石函、金銀棺槨和佛祖骨舍利,曾多次參加國家文物局主辦的3至8世紀中國藝術和中外文化交流展覽「走向盛唐展」等大型文化展覽。

 2006年秋,包括內地15個省市近50家文博單位213件文物精品的「中華的文明——世紀國寶展」在北京舉行開箱儀式,金縷玉衣、舍利子、秦陵石胄等數件備受關注的精品文物都在今次展出。據透露,那次展出國寶的保險額高達11億元人民幣。

每人單獨參觀限時30秒

 在展廳裡有一間十分神秘的小屋,每位參觀者排隊進入,每次限進一人,每人只能停留30秒。其實,即使你進入小屋,透過落地磨砂玻璃上那個一尺見方的透明玻璃窗,也只能看到一個小琉璃瓶而看不到瓶裡的東西,因為按照有關宗教規定,裝在小瓶裡的佛教至高無上之物——14粒佛祖釋加牟尼真身舍利,是不可以拿出來展示的。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滿懷崇敬和虔誠進入小屋。

唐製金棺銀槨 為舍利寶函之最

 佛教傳入中國後,建塔瘞埋佛舍利的習俗開始在中國流行。不過,按照中國的習慣,印度用罌壇盛放舍利的方式逐漸改變,改以中國式的棺槨供奉。這一變化從北朝經隋代到唐初方告完成。現已發掘的紀年最早的舍利塔基,是河北省定縣發現的北魏太和五年(481)塔基,舍利盛放於琉璃缽、瓶和銅缽之中,再置於石函內,埋於塔基夯土中。

武則天「三最」造寶函

 涇川大雲寺塔基瘞埋的金棺銀槨,是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一組,埋於唐武則天延載元年。武則天動用了當時中國製作袖珍金銀器工藝水平最高的工匠,選擇了當時最珍貴的珠玉寶石,凝煉了一個時代的最高智慧,鏤金雕銀,做成鎏金銅匣、金銀棺槨,塔基內建地宮,內置刻有銘序的石函。全套容器共有內外五重之多,金棺座長7.1厘米,重108克,銀槨座長10.5厘米,重349.5克。這組金棺銀槨,表現出盛唐金銀細工的高度工藝技巧。

 大雲寺地宮的這套舍利石函和金銀棺槨,第一次完整地反映了這種變革,在佛教考古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才有郭沫若強調「舍利石函,貴在石函」的那句話。

中國現存佛舍利

 今天仍傳於世的佛舍利,在中國內地安奉的除涇川以外還有八處。

1.江蘇南京阿育王寺舍利。中國建寺安奉舍利,以金陵(今南京)阿育王寺塔最早,該塔建於三國時期孫吳赤烏十年(247)。

2.江蘇鎮江甘露寺舍利。唐末長慶年間(821—824)潤州刺史李德裕在京口(今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創建一石塔,將金陵阿育王塔孫權安奉的部分舍利移置此塔。

3.浙江寧波阿育王寺舍利,該寺創建於東晉義熙元年(405),藏有佛舍利。

4.河北正定縣(宋)寧志寺舍利。舍利塔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1969年發現了宋太平興國二年(977)重建靜志寺舍利塔的地宮。

5.陝西耀縣(隋)神德寺是隋文帝仁壽四年(604)為供養舍利而建,1969年發現舍利塔基石函內置3枚佛舍利。

6.現安奉於北京八大處的第二處靈光寺的佛牙舍利,這顆佛牙在我國已傳近1,600年。

7.陝西臨潼(唐)慶山寺舍利。塔建於唐開元二十九年(741)。1985年於地宮內發現銀槨,內置金棺,棺內有2瓶舍利。

8.1984年4月3日,4枚佛指舍利在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真身寶塔地宮中被發現。

相關新聞
大雲寺佛舍利 祖出土44載終解密 (2009-01-15) (圖)
殺價鬥海嘯 省錢巧過年 (2009-01-14) (圖)
經濟低迷求職遇冷 首批保鏢生 憂變保安員 (2009-01-13) (圖)
百元過一周 當下最流行 (2009-01-12) (圖)
寧夏築綠色堡壘 抵禦沙暴襲內陸 (2009-01-12) (圖)
春運潮壓粵 鐵道部急援 (2009-01-11) (圖)
交通一體化 粵港澳提速 (2009-01-08) (圖)
馬勝利 不言敗 不言老 企業承包第一人 (2009-01-05) (圖)
鄱陽湖的述說之三鄱陽之治書記省長親掛帥 規劃發展新模式(本系列完) (2009-01-04) (圖)
港企老闆憂破產 北上求醫增3成 (2009-01-04) (圖)
元旦小壽星 發奮誓脫貧 (2009-01-03) (圖)
鄱陽湖的述說之二鄱陽之痛25萬人生存受威脅 (2009-01-03) (圖)
在國家改革開放中 香港的地位和貢獻 (2009-01-02) (圖)
鄱陽湖的述說之一鄱陽之美 (2009-01-02) (圖)
廈門對台前線60載 烽煙散盡還「富」來 (2009-01-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