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強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論者有謂吾國乃詩之國度,詩歌創作自《詩經》以降,歷時數千年,而未嘗止歇。自唐代以迄晚清盛行的格律詩,在句式、字數、音韻上均有嚴格限制。每句的字數,有五言、七言之分。句數方面,四句者稱為絕句,八句者稱為律詩。此外,還要講究字的平仄、句末押韻等。
打破五七言束縛 不拘格律平仄
1919的新文化運動,掀起新詩的創作熱潮。所謂「新詩」,乃相對於傳統格律詩之「舊」而言。新詩作家以白話文寫作,題材、形式不拘一格,更不必講究用韻。胡適1920年3月出版的《嘗試集》,是我國第一部新詩集。胡氏指出新詩:「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詩體,並且推翻詞調曲譜的種種束縛;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有甚麼題目,做甚麼詩;詩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早期新詩的代表作家,除胡適外,還有劉半農、周作人、郭沫若、朱自清等。其後,汪靜之、應修人、潘漠華、馮至等,結為湖畔詩社,以創作愛情詩聞名。至於由聞一多、徐志摩等組成的新月詩社,作品則重視詩的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
採最精煉文字 須用意象語言
初習新詩創作的同學,往往誤以為新詩就是將散文分行、分句,再省去標點。其實詩歌是最精煉的文字,要求用極有限的篇幅表現無盡的情思、耐人尋味的意境,絕不能平鋪直敘,必須運用意象性的語言、豐富的想像力、獨特的文學修飾技巧,才能寫出成功的詩作。例如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全詩只有4句,僅30餘字,卻通過主客交錯,將兩個各自獨立的意象巧妙地連結起來,表達出萬物間既相對又相連的微妙關聯。首二句中,「你」在橋上觀賞風景,不經不覺間竟也成了他人從樓上欣賞的對象。佇立遠眺的主體,成了別人眼中的客體。後兩句詩,寫「你」在欣賞一輪朗月高掛夜空之際,竟又是別人魂牽夢縈的對象,已悄悄進入了別人的夢境。「你」的欣賞使月輪皎潔更具意義,而他人的夢亦賦予了「你」特殊的地位,主客於此又一次互換。所以,詩是作家表現技巧的場地,運用不同的手法加以配合,就能展現出千差萬殊的感情。同是因月夜感興而發,最為膾炙人口的唐人詩作,當推李白的〈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與卞之琳的〈斷章〉相較,太白絕句中表現的感情、給讀者的印象均截然不同。畢竟古今情感不一,表達形式各呈異趣亦屬理所當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