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版《賣花女》
羅菁
看完Pymalion後,我的學生跟我說:「雖然原著沒有歌,但我還是一直等他們唱。」她說的是柯德莉夏萍和力士夏里遜的音樂劇《賣花女》(My Fair Lady),可見後者的改編,多麼深入民心。這也正是霍爾(Peter Hall)導演的版本最大特點:忠於原著。
一個自大的語音教授希金斯(Henry Higgins),和朋友打賭,在6個月之內,把倫敦的賣花女依拉莎(Eliza Doolittle)打造成上流社會中的女公爵。他的工作是改變她滿口東區口音,音樂劇中柯德莉夏萍練習語音的句子:The Rain in the Spain stays mainly in the plain,膾炙人口。6個月的地獄式訓練後,他成功了,她以名門之後,出現於上流社會的聚會,騙過了所有人,但他的傑作──依拉莎也於焉獨立,離開這位跋扈教師,與疑似情人。
蕭伯納沒有安排男女主角結婚
蕭伯納(Bernard Shaw)在這部劇作的跋中,曾詳細分析為甚麼沒有安排男女主角結婚。因為依拉莎年紀輕,又漂亮,而且學會了語音絕技,又有經濟支持開花店,實在沒有必要嫁老教授,繼續受他的氣。蕭翁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灰姑娘的童話不可能在此發生。可是,以上1964年的音樂劇,與1938年的電影版本,都讓依拉莎回到希金斯身邊。後者還是蕭翁執筆的,但他到試映時才發現結局被改。諷刺的是他後來以此拿了最佳編劇獎。
霍爾的版本是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連汽車也依原劇,開進來舞台。他甚至遵照蕭翁的「吩咐」,刪去了原著中專為電影而設的部分。例如觀眾會覺得可惜的語音練習,以及美容修理。所以第二幕希金斯收了依拉莎為徒後,第三幕依拉莎出現在希金斯老夫人的聚會時,已蛻變為淑女,觀眾可能覺得跳接過快。然而,這正是霍爾企圖還原蕭翁的精神所在:本劇旨趣不單是挽救英文,更是探討女性獨立的問題。當時,英國女性投票權的爭論,方興未艾。霍爾把原劇最後一幕男女主角爭論,原裝奉上。兩人針鋒相對,滔滔不絕,我隔壁的兩位初中的小觀眾,早已呵欠連連。
充滿喜劇張力
他們最投入,笑得最大聲的是依拉莎初次「啼聲」的第三幕。當她穿著高級時裝出現時,前後判若兩人,固然叫人眼前一亮;但飾演依拉莎的斯特林(Rachael Stirling),如履薄冰,正襟危坐的樣子,就是不說話,七個人圍坐一起,也叫人忍俊不禁。導演和演員掌握的節奏,充滿了喜劇的張力,是高潮的前奏,叫即使看過多遍的觀眾也充滿期待。接下來的寒暄和八卦(small talks),談及氣候和姑母感冒而死的事件簿,光看表情,也足以笑翻天。到最後的「潮語」──Not bloody likely,為高潮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盧基斯(Adrian Lukis)插褲袋,坐立不安,不善交際,無禮粗鄙,都演活了寵壞的男孩形象(據聞彼得奧圖演這個角色,還在舞台上脫鞋做腳趾體操呢)。倒欠了專橫的暴君味道。他與女演員斯特林的年紀相距也不夠大,也增加了本劇的浪漫元素,不符蕭翁的原旨。
服裝和舞台設計都還原了上世紀初的氣息,第一幕就充滿了英國舊劇院的味道,今天你仍可以在倫敦West End找得到。依拉莎的淑女裝,綁住的窄身下襬,加強了她拘謹的玩偶形象,應記一功。
總而言之,霍爾版的Pymalion──注意不叫《賣花女》,是學習英國文學、文化的範本,怪不得有那麼多中學生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