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學生為何不喜歡上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學習的動機如何擺脫消費的感覺?

歸 一

 幾年前,同事間閒聊之際,一位資深的老師說了一句至理明言:「學生其實喜歡返學,只是不喜歡上堂。」真的,學生並不討厭上學,只要你不叫他們專心上課,不要他們做功課默書,他們是可以愉快地呆在學校的。為什麼會這樣,幾過快十年的教學生涯,仍然弄不明白,直到近日看到了內田樹談日本學生的《下流志向》,才有幾分明白。在這裡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內容,家長和老師定要讀一讀這本書,因為今天的日本中學的學校實況,只怕就是未來香港課室的預像(或者,已經是這樣)。

以消費的角度來理解學習

 全書的核心是:今天的學生很快就意識到自己是消費的主體,並且完全地以消費的角度來理解學習這事情,於是就帶來災難性的結果。

 內田教授指出自己還是小朋友的時代,家庭生活往往是由互相幫助來建立關係,小朋友可能透過澆水種花、蹓狗來確立自己與父母的關係,從而形成自我。這種自我帶來很強烈的勞動色彩,即相信努力工作的意義。但是,今天的日本,小朋友在家中沒有可能透過幫忙父母來建立親子關係,如果換作香港,情況可能更加嚴重,因為一種名為「菲傭」的存在,小朋友不僅沒有機會做家務,反過來習慣了做主人。

 那麼,小朋友如何和別人建立關係、肯定自我呢?就是金錢關係。小朋友開始和世界建立關係,不再是由自己的勞動開始,而是在買賣的過程中,故此內田教授稱這一世代的學生是「消費者主體」,他們的人生都是建基於消費。

 由於是消費者,結果這年代的人,有兩個特點:一是欠缺等級觀念,也就是無大無細。因為在他們的經驗中,只要有錢,別人不會理會你的年紀;他們人生最早又最深刻的互動關係,就是拿錢到M記櫃面買開心樂園餐,而在這個過程,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東西了。在這種關係中,人與人的特性幾乎可以完全忽略不理,自己是八歲還是八十歲,對方是阿伯還是青春少艾,都不打緊;只要有錢,就可以產生互動,就買到東西。

 這種「錢就可以」的做法,形成了第二個重要的特點:等價交易的思想,意思就是消費者要什麼,需要付相等的價錢;付出價錢,就可以買來相同價值的物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銀貨兩訖,各不相干。這是一種理性的思維,只是學生用在學習上,就出現災難性的結果。

讀書有什麼用?

 今天所有老師都有這樣的經驗:學生振振有辭地不願讀書,原因是「讀來也不知道有什麼用處﹗」聽到學生這樣說,老師總會教訓學生,但是聽者藐藐,你看得出學生不服,卻總找不到法子說服他們。內田教授就指出:這是由於學生用消費者的態度來對於學習。對學生而言,你教授知識,他出力學習,就是一個等價交易,那麼作為買方,好有理由「驗貨」,並且由賣方說明貨物的好處。對學生來說,他要你說明「商品」的價值,是天經地義的,而你教訓他們要放眼未來,對他們來說,毫無道理。難道去M記買包,買來不知道什麼,而店員告訴你等一年後知道,買方會接受嗎?

 但是,內田教授指出,學習的好處,並不能採用這種等價交易的方式來呈現的。人所以要學習,是因為人不知道學習的內容;如果自己已經對於學習的內容一清二楚,還學什麼?故此,學習的真諦,即在於一個過程中,自己由不知道要懂什麼,變成了懂得什麼。打個比方,我所以要學習劍擊,正由於我不知道劍擊是什麼,它確實有什麼好處,我又會有什麼得著;當我經過一段學習的時間,學會了,也就自然明白當中的含意。

 故此,時間是學習的其中一個關鍵;沒有時間就沒有學習。這一點,正好和等價交易有極大的矛盾、嚴重的抵觸。因為在買賣中,時間是最沒有意義。沒有一個消費者,願意現在付錢,一年後才收貨;反過來,現在收貨,一年後才付鈔的消費者,就為數不少了。當學生採用這樣的心態來理解學習,不願學習,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這正好為我們解釋課堂的一個特殊現象:學生不僅不願學習,還要把這種情緒,明確地讓老師感到。內田教授到自己兒子的中學探訪,他發現學生要花很多氣力來表達自己對學習的討厭,例如在敬禮時,非常緩慢地起來、非常無神無氣地說早安、非常遲鈍地坐下來。他指出,要這樣做,一定不是因為懶惰,因為要做這麼慢的動力,其實花的氣力,比認真地做,還要累。他認為學生所以要這樣做,是要告訴老師:自己很討厭上課,而仍然要在課堂中,其實自己已經付出了痛苦的代價,因此老師不應該再糾纏自己,要自己努力學習了。

 所以,這是一場不美麗的誤會。老師還擁抱自己的過去,認為學生應該以刻苦的代價,換來學習的成果,結果是在某一天,就明白到學習的美好;學生卻說:學習本無用,我上課時苦一陣子,你就要放過我,讓我快活一會兒﹗

 因此,學生的思維富有禪意:返學就是返學的代價,因此只要我返到學校,就不應再要求我做任何事了。

 我同時也明白,為何每一次訂交功課、測驗日期時,學生都是要求遲一點,即使無論多早多遲,他們都會在繳交前一天的晚上,才會做功課、才會溫習。原因很簡單:由於他們是消費者,所以講價已經是天性。

 這裡帶出該書的中心思想,但是還有很多妙論,讓你對今天的學校現象,有更多的啟發,不能不看呢!

相關新聞
百家廊•學生為何不喜歡上堂? (2009-02-13) (圖)
生活語絲•六十三年前的雜誌 (2009-02-13)
扶林晚風•肯廷頓辭世 (2009-02-13)
一網打盡•「即食」牛扒 (2009-02-13)
琴台客聚•一時瑜亮 (2009-02-13)
翠袖乾坤•笑盒不倒翁 (2009-02-13)
寫我遊情•美國肥胖問題 (2009-02-13)
百家廊•北京消費層次: 同質不同價 各享心中「閒」 (2009-02-12) (圖)
杜亦有道•遲來之回音 (2009-02-12)
思旋天地•花燈下 佳偶成 (2009-02-12)
海闊天空•只能養活一報 (2009-02-12)
琴台客聚•「金眼彪」施恩 (2009-02-12)
翠袖乾坤•耍嘴皮 (2009-02-12)
獨家風景•訣別,不再沉重 (2009-02-12)
百家廊•返鄉農民工 路在何方? (2009-02-11) (圖)
生活語絲•個人照相簿 (2009-02-11)
思旋天地•牛轉乾坤 (2009-02-11)
娛視觀•港鐵自爆家醜之謎 (2009-02-11)
琴台客聚•笑傲江湖梁羽生 (2009-02-11)
翠袖乾坤•拉姑柏芝婆媳和睦 (2009-02-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