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孤獨的過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一九九六年內地推出的徐訏作品。 作者提供

黃仲鳴

 自一九七○年起,徐訏獲聘任浸會學院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系主任,直到一九八○年五月退休。這十年,徐訏桃李滿門。

 七○年,我還未入報界,還未讀大學,在觀塘一家紗廠當書記工,年紀輕輕,為了生活,營營役役,其苦可知。有年暑假,忽有一浸會學生來打暑期工,閒談起徐訏。那學生說,他要求很嚴呀;並說,畢業論文正煞費思量,要寫關於香港小說或者文學雜誌的。最後,他竟說:你是文藝青年,素有研究,幫我寫吧,筆潤從優。

 哈!咁都得!後來經不起他的苦纏,我便做了槍手,聽說論文還取得高分,哈哈!自從此次後,我還做了幾次「捉刀人」,那時認為寫得最精彩的,是為珠海一學生炮製的《杜甫與李白合論》。於今有機會拿來重看,必定汗顏不已。

 《我心彷徨:徐訏傳》旁徵博引,指徐訏「是一個稱職而令人喜愛的教師」,還引了黃子程的文章說,徐訏規定:學寫小說的,寫一個故事,沒法交出創作故事,就不能及格。而題目、題材、字數,完全自由。就由於這種「寬容」,不少學生為了拿得高分,就交了抄襲作品。

 黃子程還說:「大學聽課,徐訏先生的課不動聽,但他在你的小說創作功課中所提的意見,卻是頂珍貴的。他看到你創作上的短點和特長,能對症下藥,的確是真正的『文章診療』的高手。他絕對不跟你一句一句的改,而是細讀創作一遍,跟你詳談。」

 這樣的老師,放眼當今最高學府,還有幾人!

少年時代就看了不少徐訏作品,最喜愛的還是他在香港時期所寫的《江湖行》,另如《時與光》都不錯,反而在大陸時寫的、極為哄動的《風蕭蕭》,卻不大喜歡。一九九六年,內地開始重出徐訏的作品,由金宏達、于青編的《徐訏作品系列》(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一口氣出了九部:《吉卜賽的誘惑》、《離魂》、《秘密》、《鬼戀》、《舞女》、《陷阱》、《時與光》、《癡心井》、《風蕭蕭》。獨沒有《江湖行》。金宏達在〈前言〉中說:

 「徐訏寫小說,很重視小說的濃度與密度,追求將豐富的人生內容,凝縮於濃淡有致的筆墨與有限的篇幅之中,反對枝蔓掩拉,反對淡而冗長。」

 話雖如此,徐訏很多小說,愛夾雜一些人生的感喟和哲理,少年時,往往看得不耐煩;長大後才另有一番體悟。

 徐訏一九五○年來港,直到一九八○年逝世,這三十年間,我總覺得他不是「香港人」。正如在《時與光》中,他借書中人物說,在香港他只是「一個陌生的旅客」、「一個孤獨的旅客」。一位曾「風蕭蕭」過的作家,「江湖行」來到香港,無論他怎樣不適應不習慣,但在這裡卻得了創作的自由,還悉心栽培了不少文學後進。香港,孕育了他後半生的精彩。

相關新聞
百家廊•于若木與紫陽茶 (2009-03-01) (圖)
生活語絲•越劇《西廂記》的不足 (2009-03-01)
隨想國 •時代精神 (2009-03-01)
師人物語•串魚蛋的女孩 (2009-03-01)
琴台客聚•孤獨的過客 (2009-03-01) (圖)
翠袖乾坤•展覽真諦 (2009-03-01)
醫情識趣•進食失調症 (2009-03-01)
百家廊•獸首之痛,痛定思痛 (2009-02-28) (圖)
杜亦有道•只有半桶水 (2009-02-28)
隨想國•挑戰 (2009-02-28)
海闊天空•勿以善小而不為 (2009-02-28)
琴台客聚•徐訏的《七藝》 (2009-02-28) (圖)
翠袖乾坤•路不轉,人轉 (2009-02-28)
詩幻留形•東岸之詩 (2009-02-28)
百家廊•解放鞋走俏美國 (2009-02-27) (圖)
生活語絲•看越劇《紅樓夢》 (2009-02-27)
扶林晚風•中央文史館 (2009-02-27)
一網打盡•歷史不能迴避 (2009-02-27)
翠袖乾坤•名字解碼 (2009-02-27)
百家廊:教好學生 (2009-02-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