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東岸之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28]     我要評論

陳智德

 與台灣友人談起香港的書店,以及近日《活在書堆下》的出版,都使我一再憶起十分懷念的東岸書店,一家與詩結緣的書店,創辦者及股東,葉柏操、梁志華、陳敬泉等都是詩人,他們都是九六年間組成的「我們詩社」的成員。書店開辦後,請來的店員,包括廖偉棠、袁兆昌、徐焯賢、可洛、智海等,也是詩人和畫家。書店一角設有擺放中外詩集的專架,後來書店因租金等故,兩度搬遷,詩的專架始終維持。

 但擺放詩集與否還不是最重要,一家書店最重要的始終是人,東岸的主事者和店員,一個一個都是赤誠的人。從一九九八至二零零二,東岸辦了多次大大小小的詩會,有過很多熱鬧愉快的時光;但在營業的平日,有時也難掩寂寞的面容,就因為它始終不肯販賣大眾暢銷書嗎?無論它如何受到詩人、作家、學者和教師的支持,無論它辦了多少次詩會,售出多少詩集、小說和文集,只因為它不肯販賣暢銷書——原來真的這樣簡單地,就難以經營下去。

 離別、結束、失敗,都是傷感的,尤其它還是關乎公共文化層面的問題,但在此又何必多談?不如盡量記述些愉快的片段?東岸的詩會、一個一個的朋友,書架上的書,還有那些部分據知是書店主事者從內地書店,以手提方式運回來的書本:一整套的《現代》、《疆村叢書》、《沈從文別集》、《世界詩庫》……在書店碰面的朋友,在書店讀到的詩,話語間的交流和等待,一切都那麼愉快,那麼哀傷。

相關新聞
百家廊•獸首之痛,痛定思痛 (2009-02-28) (圖)
杜亦有道•只有半桶水 (2009-02-28)
隨想國•挑戰 (2009-02-28)
海闊天空•勿以善小而不為 (2009-02-28)
琴台客聚•徐訏的《七藝》 (2009-02-28) (圖)
翠袖乾坤•路不轉,人轉 (2009-02-28)
詩幻留形•東岸之詩 (2009-02-28)
百家廊•解放鞋走俏美國 (2009-02-27) (圖)
生活語絲•看越劇《紅樓夢》 (2009-02-27)
扶林晚風•中央文史館 (2009-02-27)
一網打盡•歷史不能迴避 (2009-02-27)
翠袖乾坤•名字解碼 (2009-02-27)
百家廊:教好學生 (2009-02-26) (圖)
琴台客聚:快活林 爭地盤 (2009-02-26)
翠袖乾坤:視像作供 (2009-02-26)
一家之言:矛盾的寶貝 (2009-02-26)
杜亦有道:海角餘波 (2009-02-26)
思旋天地:出口重任 (2009-02-26)
海闊天空:中文歌曲光芒不再 (2009-02-26)
百家廊•韓國人的兩種形象 (2009-02-2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