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 佳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收錄在《史記》中的項羽的這首《垓下歌》,唱盡了英雄末路的悲涼和無奈,千百年來,不知讓多少人為之同聲一歎。而與此詩一起流傳至今的,還有《楚漢春秋》中記載的據說是虞姬「和之」的一首五言詩:「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 賤妾何聊生。」這首五言詩年代如此久遠,以至於有學者認為,這位虞美人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五言詩作者。
霸王別姬的故事雖然淒美動人,然而真相卻很值得推敲。事實上,連《垓下歌》的作者是否就是項羽,至今也沒有成定論。有不少人懷疑這首詩歌的真正作者其實是司馬遷。清代的周亮工就曾經質疑說:項羽被重重圍困在垓下時已經是四面楚歌,山窮水盡了,情況萬分危急,哪有閒暇和心思作詩?即使作了,那麼後來虞姬自殺,項羽兵敗,身邊僅剩下的幾個隨從一個接一個地被殺,自己最後也自刎烏江,這些詩歌又是誰記錄下來的?由此看來,極有可能是司馬遷「代鑄偉詞」,也就是他在作《史記》時,結合當時的特定情境替項羽創作的一首詩。這種情況在《史記》中是有例可查的。如果項羽的這首《垓下歌》是司馬遷「捉刀」代筆的,那麼所謂的虞姬以五言詩「和之」一說也就不存在了。而且,退一步講,即使項羽真的作了這首《垓下歌》,虞姬「和之」也應當是用形式與之對應的楚國的詩歌(最明顯的標誌是用「兮」字),而不應該另起爐灶,用一首五言詩來唱和的。因此,把這首五言詩歸於虞姬名下,是沒有多少道理的。
那麼,這首詩是誰作的呢?它有可能是《楚漢春秋》的作者陸賈代寫的,或者是當時其他人的創作被陸賈記錄了下來。因為以項羽、虞姬這樣的英雄美人的傳奇性悲劇,極有可能引發一些好事之徒的興趣,從而給續上幾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