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雲
回歸十二年,鄰近的上海、廣州、深圳飛速發展,香港老是跟不上,辦事速度慢、基建速度慢、GDP增長慢。十二年間香港的GDP只比九七年增長百分之六左右。這個問題,值得香港人思考。
有幾個原因是主要的:第一、缺乏長遠的提升競爭力安排,短期打算多。殖民政府一直以「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的心態治理香港,老英就搞金融,不搞工業,原公務員都受到這種訓練,認為以前遺留下來的就是最正確的做法,不肯改變。
第二,即使政府提出了大型工程,只著重規劃,忽視細節的研究和監管,這些處事方式從港英年代就是如此,迪士尼公園每年虧15億元,就是沒有計算到如此細小的公園怎麼能夠吸客的細節。維港騷虧一億元,也是沒有銷票吸客的細節,做一個大型工程,就虧蝕一個億,嚴重浪費了資金,拖慢了後來的工程上馬。
第三,政府相信「小政府、大市場」哲學,認為提升競爭力、轉變產業結構是市場的事。搞低級的勞力密集製造業可以如此,但發展到高級、資金密集型的知識產業,就是靠政府規劃、引導和推動。芬蘭、愛爾蘭、韓國、新加坡都是小體積體系,工業升級就靠政府。政府的角色在開放體制、改變大學的研究方向、以稅務優惠引進高科技外資、營造良好的吸引優才環境、推動風險基金和創業板股份的設立。上述這些事情,商家怎能代替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