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鑑林 立法會議員
經歷數十年轉變,香港由一個漁村,發展成全球知名的國際大都會。但是,香港漁農業並未就此失傳,香港仍然存在大批漁農戶,其中農業生產總值便近11億元,成為香港的另類產業。這個背靠大自然的產業,對香港經濟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如加以發展,與生態旅遊業融合為一,發揮固有優勢,這也是幫助香港走出經濟困境的另一條出路。
其實,目前在香港周邊地區,早已制定政策銳意發展「休閒漁農業」,為區內面對激烈競爭的漁農業戶,謀求更高層次的產業素質提升,這些經驗都足以供香港借鑑參考,其中台灣就是一個例子。
台灣經驗值得借鑑
台灣農業委員會早已牽頭制定一系列政策,包括在法規上訂定「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容許將具地區農業特色、具豐富景觀資源、具豐富生態和具文化價值的地點,規劃成休閒農業區。現時全台灣已有逾60個休閒農業區,各地區政府為支持休閒農業發展,累計補助經費已達14億元新台幣。3000多名農民從事休閒農場的田園料理、套裝旅遊服務、生態解說等服務,每年創造約10億元新台幣的商機,吸引超過五百萬名旅客。
馬英九政府也很重視漁農村建設,上任後便提出撥款1,500億元新台幣,設立「農村再生基金」,改善漁農村的設施,活化漁農村面貌,預計有4000個漁農村及60萬名漁農戶受惠。
反觀香港實行的漁農業政策,政府一直奉行自由市場原則,積極不干預,只就發展現代化、生產高效率、農業安全和環保需要等方面,提供基礎設施和技術支援服務。結果,香港的漁農業在缺乏支援下,正不斷被香港內部和周邊地區邊緣化。
政府應有政策支持
其實,香港在漁農業方面仍然大有可為。譬如農業,本港目前約有2,700個農場,場主直接僱用了約6100個農民和工人;用作生產蔬菜、花卉、雜糧作物及果樹的耕地面積也有共800公頃。這大片農業土地和人力資源,如果只作農業用途,未免「暴殄天物」。只要我們利用香港這些既有農地的特性,依據地區資源特色,將農地和旅遊概念結合起來,便可造就更多有趣的新景點。例如,我們可因應農產品的生產和觀賞特點,向市民和遊客提供綠色和特色農產品,一些具有觀光功能的農作物、林草、花木和飼養動物,便是很好的賣點;此外,這些農地也可增設遊樂中心和表演場地,增加農地的娛樂性;遊人更可藉親身務農實踐中,學習農業生產技術、科學知識,體會中國傳統農業文化氣氛,這些也帶給遊人無限樂趣。再者,農業觀光令農業的市場已由消費者層面擴展至世界各地的遊客層面,農主必須為農地粉飾包裝,生產更多別致有趣的農產品,這對引進農業技術,促進農業發展,增加就業職位發揮了深層作用。
香港有機農場數目估計有200多個,其中包括傳統農友家庭作業式的農場和以教育休閒為主的假日農場等。這些農場平均每天生產各種新鮮蔬菜3至5噸。這些正是香港發展休閒農業的基礎。不過,目前許多有潛質的漁農村,設施日漸陳舊,失去以往吸引遊客的賣點;許多原農民漁民又缺乏資金轉型作休閒發展。此外,現時利用農地興建旅舍也受到嚴格的土地限制,住宿服務供應困難,大大局限了休閒農場的發展;即使農戶順利將農地加入旅遊原素,他們亦難憑自身的力量向世界各地宣傳推廣。如此種種局限,實在非常需要政府大規模發展推動,將漁農村改頭換面。我們期望特區政府能在漁農休閒區方面的發展,盡早制定政策,為香港開拓多一道經濟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