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聶曉輝)為促進弱勢社群就業,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社會企業,但有社會企業表示,金融海嘯令生意大減超過30%,加上市民對社企的認識不足,令社企更難生存,促請當局加強有關宣傳。一項調查則指出,53.6%市民對社企完全不了解;「質素」更是市民是否選購社企產品或服務的首要考慮因素,能否協助弱勢社群只屬其次。
53%市民對社企全不了解
基督教協基社會服務部去年6至8月訪問了789名市民,53.6%受訪者對社企完全不了解;45.1%受訪者不知道社企服務及產品的質素;只有24.8%受訪者知道他居住的地區有社企,當中居於元朗及天水圍的受訪者認知度更僅13.3%。
調查又發現,65.6%受訪者認為社企能協助解決弱勢社群的就業問題,但他們在考慮是否購買社企的服務及產品時,質素(55.6%)卻是首要條件,能幫助弱勢社群(47.9%)只屬其次。
業者盼當局加強宣傳
由近20名青少年成立的社企「我.概念」專門向使用者提供節目策劃及表演,「我.概念」業務經理鄧蕙茵指出,金融海嘯令生意大減超過30%。她說:「從前每月平均有6至8宗生意,上月卻只得4宗,經營困難,當局對社企的宣傳卻不足夠,令很多人仍不知道我們(社企)的存在。」
基督教協基社會服務部建議政府與業界制定長遠發展策略,向有援助社企的商業機構提供稅務優惠,當商業機構向社企採購產品或服務,亦可獲得免稅額減扣,鼓勵商界使用社企產品,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