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游乃海當個導師 廖銘賢拍齣《六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六虎》劇照

──第四屆鮮浪潮短片競賽

 四年前,香港藝術發展局與香港國際電影協會首次合辦「鮮浪潮短片競賽」,當年只有學生組共八個參賽單位,旨在讓各大院校熱衷拍攝電影的大專生有發表自己作品的機會;第二屆則以「尋找電影創作新人類」為題,增設公開組,為發掘及鼓勵更多有潛力的新人導演從事電影工作。

 一晃四個年頭,關心香港影業發展的我們都會期待,「鮮浪潮」今年到底會不會有些新搞作?除了每年搶閘上場後又不見的「新鮮人」導演外,在競賽的模式上又會否給大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驚喜?─不如來次師傅教徒弟,大概夠新鮮了吧?

 不再跟各位讀者賣關子,以往主辦單位會為入圍參賽者提供專業講座,曾經請得徐克、王晶、舒琪等知名導演及影評人教授導演經驗及技巧等;今年則一改電影講座的安排,邀請六位電影界資深導演及編劇,包括陳慶嘉、陳木勝、林超賢、麥兆輝、邱禮濤及游乃海擔任導師,各自為兩至三個參賽者提供創作意念、拍攝及後期製作的指導。本報訪問了在參賽前已有多次導演經驗的廖銘賢,以及有杜琪峰的「御用編劇」之稱的導師游乃海,讓他們分享這次「師徒」情緣背後的一點一滴。

見面三次 劇本最重要

 曾經於06、07年兩次拍攝港台節目的廖銘賢,坦承今次參賽作品《六虎》不像前作主要為年輕人正面探討愛情、親情,而是想將一些近來獲得的靈感,放到短片裡頭,拍一齣自己想拍的,也同時在挑戰自己。「之前受了藝人不雅照片的啟發,突然想到一個幾有趣的靈感,如果一個人到了某一個年紀,先發現這種親密照,相中人還要是當年自己最親密的和熟悉的人,在得到這些證據後,究竟我會怎樣做呢?」

 《六虎》的故事正是講述中年漢阿波發現離婚多年的妻子,多年前竟與自己的一個黃紙兄弟有染,結果他假借兄弟六虎敘舊,扭盡六壬,誓要找出當年「勾二嫂」的姦夫。

 「今次其實是玩自己、挑戰自己,做一些之前未做過的,例如幫港台拍片時只需要一個在黃金時段適合播放的故事,比較少顧及電影中的藝術成份;而今次要同一些有經驗的特約演員合作,要用我的方法去令他們將草根、麻甩的感覺演出來,這些都是不同的難度。」

 根據主辦單位規定,導師與參賽者必須見面三次,作為廖銘賢的導師,游乃海在初次見面時已了解到《六虎》在劇本上的難度,也認同廖銘賢聲言對自己的挑戰。

 「《六虎》這個故事是由許多細節、許多小設計及對話組成的,當中牽涉很多的難度,主要是要在一個固定的場景,通過對話及過程中發生的事去將那個『勾二嫂』的人找出來,成套戲正正是挑戰這樣的一個idea(意念)。」

「我是導他們喜歡電影」

 首次為競賽擔任導師,游乃海直言自己教人並不在行,他看重的是令他的「徒弟們」能夠用他們的語言去清楚表達一個屬於他們的故事,惟有在劇本面對一些關鍵問題時,游乃海才會提出更改的必要。就以《六虎》為例,原先本為《十隻白虎》,是一個由十個男人在一頓飯期間「爆」出來的故事,但游乃海就指出很難在短短數十分鐘要觀眾認識十個人之多,用長篇幅刻畫十個人根本進入不了故事主體,所以一減再減,由十變八,最後成了《六虎》。

 但在往後的拍攝以至電影完成的過程中,游乃海對廖銘賢卻有相當的信心。

 「其實廖銘賢好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他要挑戰自己的劇本、電影中的戲劇元素,他沒有很大的message(訊息)傳達給觀眾,只是想拍一個幾好笑、幾荒謬的故事出來。」

 「有些導演可能只是想拍一些好個人化的東西,並不要求觀眾明白,但廖銘賢並不是不理會觀眾反應的導演,他會追求電影中的劇場效應,所以好容易給觀眾講一個有趣的故事,這種想法其實很類近一般的電影手法,所以指導他並沒有很大的困難。」

 然而,對於游乃海來說,「指導」理應有更重要的意義。

 「但我認為指導電影與否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要藉此吸引更多新人進入這個圈子,要他們知道現在電影業不景氣,一定要捱,要頂住,我知道他們已經很喜愛電影,但我要令他們再鍾意電影多些,我是導他們喜歡的電影,希望有更多有潛質的新人投身電影圈。」

徒弟的果 師傅的話

 這邊廂「師傅」分享指導背後的重大意義,那邊廂當「徒弟」的廖銘賢卻不忘說出有資深導演指引的實際好處。

 「游導演有多年的寫劇本經驗,他一看我的劇本便可知道有什麼問題。而且創作是很主觀的行為,自己或是對自己很熟悉的人可能會明白作品所想表達的,但若果要面對一班完全不熟悉自己的觀眾時,的確好需要第二個人,甚至第三個人告訴你對這件事情的印象,尤其今次是一個如此專業的人,他的意見當然十分有價值。」

 那麼當「師傅」的在整體上又怎樣評價《六虎》?

 「《六虎》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整體上很有趣味,也很精彩,但有些地方還是略嫌玩不夠盡,例如故事中明明有五個嫌疑犯,但最後就只剩下佐治跟蘇油輝有嫌疑,其他的人變得作用不大,未能夠將這個懸疑的意念發到最大;另外桌面上小道具的設計,現在看來都只是一件事,仍可以做得更加得意,更有趣。」

 事實上,游乃海與廖銘賢沒有直稱對方「師傅」與「徒弟」,這只是記者一個小小的戲謔,但若真是如此,想來也沒有什麼不好呢,且看游導演多年為師傅杜sir(杜琪峰)工作冒出頭來,也生出了齣《跟蹤》;如今廖銘賢又在他的指導下拍攝了小試牛刀之作《六虎》,縱然只是匆匆三次的見面,我們又怎能說不期待如此一類的新舊合作,延續香港電影薪火相傳的精神。

相關新聞
游乃海當個導師 廖銘賢拍齣《六虎》 (2009-04-14) (圖)
鮮浪潮得獎名單 (2009-04-14)
同場加映:劉韻文《無情雨》為外傭發聲 (2009-04-14) (圖)
影音館:飆車電影音樂時移勢易 (2009-04-14) (圖)
聲光影評:《20世紀少年第2章》承先啟後不易為 (2009-04-14) (圖)
台片新浪潮 還看2010年 (2009-04-07) (圖)
銀幕短打:《神鎗手》怎樣也比《跳出去》幸運 (2009-04-07) (圖)
聲光影評:《我在娥摩拉的日子》黑幫電影新變奏 (2009-04-07) (圖)
新戲預告:《天煞撞正怪怪獸》挑戰王者地位 (2009-04-07) (圖)
台片官方補助經驗談 (2009-03-31) (圖)
聲光對談:翁子光、陳健康與《明媚時光》 (2009-03-31) (圖)
影音館:《禮儀師之奏鳴曲》 (2009-03-31) (圖)
易文 電影 南來文人的浪漫情懷 (2009-03-24) (圖)
「兒女情長:易文電影」 (2009-03-24)
「易文:其人其藝」 (2009-03-24)
「易文電影」 (2009-03-24)
銀幕短打:神槍手與蕩寇的啟示 (2009-03-24) (圖)
聲光對談:《戲中戲中戲》的虛實試驗 (2009-03-24) (圖)
影節快訊:ifva動畫 獨立萬歲 (2009-03-24)
修復費穆經典《孔夫子》的當年今天 (2009-03-1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