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無情雨》劇照
上月尾有印傭漂白水開奶毒害女嬰事件,繼而有郭羨妮被女傭狂噬受傷,冷不防陶傑怪論菲律賓為「僕人國家」,大眾對這些事件或都一知半解,但不能否認近年愈來愈多家庭、僱主視外傭為洪水猛獸,卻少有組織、團體關心本地傭工所需,更莫說為這班連「邊緣化」都談不上的「外人」爭取權益。
在今年「鮮浪潮短片競賽」中驚喜欣賞了公開組參賽者劉韻文的作品《無情雨》,電影中描述的正正是女傭Rema因留港工作而面臨的家庭與情感問題,觸及了從前在本港電影中從未見過的社會題材。
現正在倫敦電影學校讀書的劉韻文,早在2003年還居住香港的時候便已關注到在港傭工的生活問題,「當時在進行訪問途中,從那些外傭身上聽了許多不同類型的故事,有好多都是不愉快的experience(經歷),就如一直在新聞報道中所見,有些僱主會惡劣對待她們,又有些是agency(經紀)串通僱主騙她們的錢,但在90個訪問對象中,有50個是讀過大學的,而且有好多都已經成為母親。其中最感動的一段經歷是一位名叫Rema的女士,她因為要離鄉別井工作而不能目睹自己女兒第一次行路,甚至到她返家時,她的女兒已經不認得她,以為婆婆才是媽媽,最終Rema花了好長時間解釋才可以令女兒重新認識她。」
因為這段感動的故事,劉韻文就將Rema這個人物放到電影之中,成為了《無情雨》中的主角。
在《無情雨》中,Rema不但面對與老家女兒疏離的相同問題,劉韻文亦通過了Rema的視覺,觀察了上流社會家庭中少主與傭工同等的寂寞感受,繼而大膽刻畫了Rema跟少主一段曖昧的性愛關係。不像現實生活中常聽聞女傭被男主人非禮的事件,故事中男少主因失戀而向Rema尋求性慰藉,同時間長期在港工作的Rema亦因孤寂而默許少主的需索。
「我在這齣電影中去思考,有時候會不會因與一個陌生人完成了一種心靈上的契合,可以藉此幫助人解決一些事情,甚至去接受某一種的情感。因此電影名字中的『無情』是雙方面的,他們都不是對大家有興趣,只是兩個人彷彿go through同樣的journey,所以我也不時在電影中加入電車的鏡頭,作為隱喻。」
另一方面,電影亦關注女傭的性向轉變問題。電影中,Rema與朋友們聚會,見到不少在家鄉已建立家庭、有兒有女的同鄉來港後成為了同性戀者,這促使她正視自己與少主的不倫關係,最終選擇返回家鄉。劉韻文也觀察到這個特別的現象,她估計因傭工大多是女性,很多本來是單身的更難在香港識到伴侶,所以才會走在一起。
「這些問題(女傭與少主的曖昧及女傭性向轉變)在外地比較少見,到我在美國讀書回來後再觀察到時,有少少culture shock,我覺得香港人並不特別了解她們,都會忽略問題所在,這令到我想再了解她們多點,例如她們的家庭狀況如何,點解要來香港,而她們亦很樂意分享,為電影提供了資料。」
原本為完成功課而拍下《無情雨》的劉韻文,憑著對本港傭工問題的關懷獲得了今屆短片競賽的「最佳創意獎」,亦希望這短短三十分鐘的短片,能提升大眾對外傭工作及生活處境的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