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死書猶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人有盡時而文章不朽,有些文學家的生命,甚至在逝後才開始。(圖為《潛水鐘與蝴蝶》劇照)

 馬奎斯封筆?像他這樣有崇高地位的大師要退隱,書迷當然失望。可是,歷史告訴我們,其他職業的「大師」退休,都可能是「人去茶涼」。惟獨文學家大師,人死書猶在,他們會名留青史。

 現今最出名的足球明星碧咸,他的事業如日中天。可是,碧咸一旦退出,即如明日黃花,不消十年、二十年,已成追憶。

 寫作事業則不同,可以延伸至死亡一刻;只要頭腦清醒,便能夠寫作。例如,《潛水鐘與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的法國作者讓.多米尼.鮑比(Jean Dominique Bauby),雖然全身癱瘓,不能言語,但是他利用眼皮閃動,就可以眼授寫書。

 例如,英國女作家黛安娜.阿西爾(Diana Athill),91歲了,奪得今年的英國科斯塔傳記獎後,仍不言休。

 文學史上,大師們的「退休」可能是為了控制產品質素。通常,他們寫自傳就是封筆前奏;況且,現代醫藥發達,人的壽命延長,他們大多欲罷不能。

 倘若太早(太年輕)封筆,反而是讀者和作者的雙重損失。例如,英國著名作家湯瑪士.哈代(Thomas Hardy,代表作《黛絲姑娘》),逝世時87歲,但他56歲便封筆了。

 另一方面,有些大師人雖死、書仍出版,則是雙重貢獻。美國著名作家、普立茲小說獎得主、以寫《兔子》(Rabbit)系列小說稱譽的厄普代克(John Updike)今年一月因肺癌逝世,享年75歲。聽說,在他臨終前還以虛弱體魄,趕寫他的第24部小說。他的短篇小說將於今年6月出版,這是他留給讀者的額外獎賞。

相關新聞
馬奎斯 百年不孤寂 (2009-05-01) (圖)
馬奎斯的告別信 (2009-05-01) (圖)
人死書猶在 (2009-05-01) (圖)
我有權看,誰有權禁? (2009-04-24)
美國圖書非議榜 作家「無有怕」 (2009-04-24)
舒爾伯格 他的一生「精彩極了」 (2009-04-17) (圖)
牛津文學節:伊恩.麥克尤恩:母親的心靈教育 (2009-04-17) (圖)
牛津文學節:奧威爾父子情 (2009-04-17) (圖)
英國圖書館沒落 世界知識寶庫困境 (2009-04-10) (圖)
新閱讀調查:不誠實讀者眾多 (2009-04-10) (圖)
大英圖書館 失書非竊書 (2009-04-10) (圖)
孩子吸毒 母親泣血寫書 (2009-04-03) (圖)
以毒入罪 作家禁忌 (2009-04-03) (圖)
大麻毒品 禍害青少年 (2009-04-03) (圖)
我曾經遇見…… (2009-03-27) (圖)
1.我曾經遇見:蒙哥馬利將軍(Marshal Montgomery) (2009-03-27) (圖)
2.我曾經遇見:福斯特(E.M.Forster) (2009-03-27) (圖)
3.我曾經遇見:奧威爾(George Orwell) (2009-03-27) (圖)
我曾經遇見:香港總督尤德爵士 (2009-03-27) (圖)
《舊情》主編說舊情 (2009-03-2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