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盧武鉉自殺與東亞政治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25]     我要評論

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日前在故鄉的後山一躍而下,結束了62年的人生。消息傳出,東亞為之震驚。

 盧武鉉從一個農家子弟,通過刻苦自學,考取律師資格,在軍政府時代積極為工會和學運積極分子辯護,後來當選議員走上從政之路,在2002年當選韓國總統。在5年任內,積極推行反貪倡廉,改革韓國的政治文化,並自詡「我對腐敗有免疫力」。盧的內外政策固然引起不小的爭議,但是他任內韓國經濟發展不錯,對朝鮮的陽光政策也推進了南北和解。不料盧武鉉卸任當年(去年年底)即傳出其親屬收受賄賂,使這位標榜清廉的前總統陷入了韓國下台總統沒有好下場的怪圈。

以死表清白 民眾鳴不平

 盧武鉉以死明志。他堅稱自己清白,但也為自己涉嫌弊案向國民道歉。他很可能對自己未能完成清廉政治的實踐而抱憾。

 韓國、日本與中國同屬儒家文化圈,恥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學者認為,儒家之「恥」有三層意思:首先,德治之所以有效,就在於它能使民眾知恥。道德有其底線原則,這種原則的最終實現,是由恥辱感來完成的。其次,孔子認為應以「不信」為恥。孔子認為人應該言而有信,不能信口開河;言行不一,自食其言是非常可恥的事情。正所謂「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第三,知恥體現了士大夫的擔當精神。孔子說:「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把個人的貧賤榮辱和國家興衰存亡聯繫起來,應該以國家的無道為恥,把國家的振興看作自己的一份責任。這種聯繫體現了士大夫的使命感和擔當精神。如果以「恥感」衡量東亞的政治文化,則盧武鉉是以身實踐了「恥感」的,值得敬佩。

 韓國從朴正熙時代建立起來的官商一體體制,保證了大企業能夠獲得國家資源,迅速發展,但同時也形成了官商勾結,這種政治文化影響至今,絕非盧武鉉一任的努力可以改變。向盧武鉉夫人送錢的商人朴淵次,其實也向現任總統李明博與其他執政黨高層行賄,韓國檢方卻只辦盧武鉉,並不公正公平,這是韓國民眾痛悼盧武鉉並且為其鳴不平的重要原因。

 中國人獲悉盧武鉉自殺,立即會聯想到陳水扁;都是貧苦農家出身,都是憑自己的努力成為律師走上政壇並成為最高權力者。但是,兩人下台之後,同樣面對弊案,態度卻是南轅北轍:盧武鉉知恥近乎勇,陳水扁恬不知恥。台灣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儒家傳統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內容,民進黨執政之後推行「去中國化」,然而沒有建立相應的文化。所謂本土化,最終成為陳水扁斂財的外衣,而台灣還有一部分民眾頑固地認為陳水扁無罪。因為他們也沒有「恥感」。台灣一些媒體痛感台灣缺乏「恥感」,向盧武鉉表示敬意,因為實在是對比太鮮明了。

 其實大陸的貪官也是沒有恥感的。一些高管被定罪之後,仍然不以為恥,只覺得自己倒霉。中國一些企業信譽的缺失,也與「恥感」的缺失分不開。由此可見胡錦濤提倡「八榮八恥」實在很有必要,而且首先是官員要以身作則,要有「恥感」。

相關新聞
搵珠三角商機 促創新型復甦 (2009-05-25)
中低層公僕宜酌情凍薪 (2009-05-25)
反對派干預遴選不得人心 (2009-05-25)
湯家驊的謬誤 (2009-05-25)
台灣再沒有文革本錢 (2009-05-25)
盧武鉉自殺與東亞政治文化 (2009-05-25)
北京可考慮與民進黨對話 (2009-05-23)
任志剛留下的迷思 (2009-05-23)
陳菊訪問大陸的意義 (2009-05-23)
兩岸的「前提政治」 (2009-05-23)
高官減薪不如派消費券 (2009-05-23)
盡信醫不如無醫 (2009-05-23)
反對派的民主貨色 (2009-05-23)
成龍的話和柏楊的書 (2009-05-22)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助遏失業 (2009-05-22)
「愛心獎」發揚善心 (2009-05-22)
「上合」與「金磚四國」 (2009-05-22)
美國防疫雙重標準 (2009-05-22)
「暴力小英」的困局 (2009-05-22)
敢於抵制火車阿叔現象 (2009-05-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