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陳淑文 在香港教俄語很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俄國文化協會主席 陳淑文。

文/攝:梁小島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今年七月一日起,香港與俄羅斯將實行旅行、商務免簽,早有旅行界人士大呼俄語導遊人才「缺血」。

 「俄國遊客請俄國導遊來,日本遊客請日本導遊來,沒有本地人才,還可以叫自己是國際旅遊都市嗎?」年過六十歲的陳淑文,天命之年才找到事業方向:在香港推廣俄語。

 八年前成立「俄國文化協會」,沒有政府資助,學生卻積少成多。

 她心有安慰,也有一肚子話要說。

註冊學校難

 佐敦渡船街,香港釣魚發燒友們選購釣具用品的集中地之一。不小心,便錯過了「俄國文化協會」位於此處的入口。

 電梯到了2樓,2千呎單位,前後通風,樓層低、面積大、消防走火方便,找到這個較理想的位置,陳淑文說,要靠點運氣。

 「俄國文化協會」2001年成立,可直到一年前,陳淑文才獲到政府批准,將「協會」成功註冊為語言學校。今年,學校的牌照也終於由臨時轉為正式。這個申請過程,耗掉了她無數的財力和精力,以致記者再問起來,像揭了她的瘡疤,心還是疲憊的。

 「申請難的意思是要花很多錢,但錢不是給政府。」

 「屋宇署說這裡不行,就要找人拆了重裝;弄好之後消防方面又有問題,得再不斷花錢。」學校空間達標了,但記者發現,上課的教室只有兩間房,容納近20人的大房和一間不到10人的小房,其餘的則變成了「雜物倉」。空間使用率低,因為學生人數太少。

 雖然都叫「文化協會」,比起在香港的英國和法國文化協會來,由陳淑文一人出資創辦的「俄國文化協會」,怎麼看都像一個山寨版。俄協的網站非常簡陋,「文化活動」一欄內貼的是包括聯歡晚會、俄羅斯領事到訪、赴俄羅斯遊學團、在港俄商研討會等各種集體活動的照片,似乎一直沒有再更新過;而「產品介紹」的目錄裡,其實是提供俄語字典、電子翻譯辭典以及少量俄羅斯歌手的演唱會DVD。瀏覽之後,你只有一個強烈的印象,陳淑文的重頭戲全部在她的「俄語課程」裡。

 課程分類很細,有基礎、中級、高級和暑期班,每類又各有2至3班;沒有年齡和人數的限制。一個總課時18小時的基礎班,收費800港幣,價格沒法與英、法語言課程抗衡。陳淑文心裡清楚,雞蛋抗不過石頭,俄語不是主流,所以她對自己的定位,以語言推廣為主,且只比上門家教的規模大那麼一點。現在幾乎每晚都有班開,陳淑文說,每班學生都有近十人,比五六年前已多了一倍。

重拾俄語

 事實上,陳淑文差不多就是從做俄語家教起家。

 「俄協」的前身,是她在1999年創立的「香港俄羅斯友好促進會」,其實就是私人俄語教學,在那段時間中,快要50歲的陳淑文確定了事業方向:教香港人說俄語。

 陳淑文出身廣州,在俄語文化在中國內地「一枝獨秀」的年代裡長大。她的中學已開俄語課,後來考上師範大學,依然主修俄文。畢業卻遇上中蘇交惡的60年代,俄語被打入冷宮。她要當老師,只能改教其他語言。談理想,那是奢侈。

 「理想?沒有的。當時的時勢由不得你去想,根本不知道以後會教俄文。」陳淑文避諱談以前,話題早過90年代,便像一切空白。後來才發現,90年代於她,確實如新生一樣。

 那時她全家已移居香港,一天突然有旅遊界人士尋到她家,找她做俄語翻譯,令她詫異。

 「奇怪怎麼會有人知道我識俄文呢?而且我當時丟開俄文幾十年,什麼語法、單詞,全都忘掉了。」她沒去深究,卻獲得了一個啟發。「90年代俄羅斯開放,可以感到整個形勢在變,有人找我做翻譯,就證明市場已有這個需求。然後才發現,香港識俄文的人好少。」陳淑文教俄文的心,蠢蠢欲動。

 結果重拾俄文,花了她5、6年。到深圳買回大批俄文教學錄音磁帶,日夜聽,「睡覺都在聽,不斷溫書,讓俄文走回來。」

拒絕做中介

 1999年有了「香港俄羅斯友好促進會」,來讀語言的學生靠朋友介紹,按個位數來算,她還是有辦法生存。

 2001年,香港成立旅遊發展局,推行導遊持牌註冊制,她報讀了政府資助的第一個導遊培訓班,是最早拿到導遊資格牌的那批人。

 「拿到牌後,我就把它放在口袋裡,我並不做導遊的事情,但有很多俄羅斯客人來找我,我需要帶他們周圍去,有了牌就名正言順。」導遊是她的副業,一些星級酒店也是她的網絡。

 「但我主業還是專注教俄文,什麼秘書服務、商業資訊或者似貿發局那樣,都不會做。」收生困難,陳淑文對報名者的要求仍然嚴格,最主要看對方有心無心。有次被一位報名者詢問學俄文的用處,她一怒之下將對方趕走。

 「我學了30多年的俄文,都沒有用到,你要是知道沒用還來找我學,就留下來囉。重要的是自己識看。」學俄文,當然還是很有用,陳淑文舉了另外一個例子。她曾認識一位年輕人因考不上大學,只能在蛋糕店賣蛋糕,她覺得他在浪費青春,不會有出路,便建議他來學俄文,或許可報考俄羅斯的大學。結果學生果然考取當地大學,學滿5年本科,畢業留在俄羅斯工作。

 「他來的時候21歲,現在28歲,我問他還回不回香港,他說那邊人工都很好,情願留下。」來「俄協」上課的,有不少從事酒店、珠寶或銷售行業的老闆,但陳淑文卻拒絕為學生做中介。

 「很多時候我推薦學生是免費的,有機構找我要人,我覺得哪個學生合適就介紹過去,但我不做這個生意,因為不是我的興趣。」

語言需要實用

 記者訪問當日,她剛剛結束對一名小學生的單獨輔導,單獨授課,也是「俄協」提供的服務之一。

 「一個人上課,做老闆的比較多,因為他們白天比較有空。有的老闆生意做得很大,學了俄文卻有意不讓他的夥計知道,還是照常請翻譯。你翻譯的東西,他聽得懂,這才叫老闆,不用虛張聲勢。」「好像以前的周恩來,有翻譯講錯話,他會馬上聽出來。」

 「俄協」的老師全是兼職,陳淑文要求高,即便是俄羅斯人都未必通得過面試關。有當年師範大學的同學居住香港,她也請來幫忙,「教材都是我自己編寫,之前我用過內地的、英國的,但效果都不理想,後來發現,一定要針對香港人的需要。」

 香港人學習,一定要立竿見影,要快,什麼語法、發音,雖然重要卻通通不實用。「所以我編寫教材,第一課就教學生,用俄語怎麼說『廁所在哪裡?』總之,每節課結束,學生都會有所得。」

 陳淑文考過普通話等級證書,考過就收好,從不打算真正去教香港人說普通話。

 「教普通話的人太多了,根本不需要我。我試過教普通話,那是為了想了解香港人的學習習慣,他們到底需要什麼。原來分不清平舌、捲舌沒關係,能夠交流、聽懂就夠。」

不得不請客吃飯?

 眼下市道不好,卻多了許多失業人士來「俄協」進修。有學生上課上到一半,因無錢交學費而被迫停止。談到政府的資助,陳淑文一說便上火。

 「成日說香港旅遊人才少,但是到現在,沒有一個導遊來這裡上課,還怎麼稱自己是國際化旅遊都市?」

 「政府一直都沒有支持過我們。持續進修基金裡都包括韓文,就沒有俄文。我去年問過,他們說要等檢討,後來再問,檢討結果還是沒有俄文。我什麼信都寫過了,今年會不會改變不知道。」「俄文是聯合國6大語言之一,何時輪到韓文?論商貿、金融地位,韓文同俄文差好遠。」

 「俄協」的報名處,牆上掛了不少陳淑文與俄羅斯領事、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等人的合影,似乎政商通吃的派頭,原來卻只是她過去參加的商務社交活動。吃飯、拍照,沒有任何實質的合作和資助。

 「俄羅斯領事還是我們自己掏錢請來的,有關部門從來都不會做什麼具體事,這就是政治。」之後,陳淑文就沒再參加類似的商務社交。

 「如果政府還是沒有考慮俄文資助,我也不會遊行示威,只是他們如果能做到的話,是在幫助學生。有了資助,學生才會更加喜歡讀書。」

 「其實內地好過香港,香港的選擇很少,很多香港出生的人都以為自己好強,因為沒有對比。」

相關新聞
陳淑文 在香港教俄語很難 (2009-06-24) (圖)
賈又福 從藝50年 畫中有哲學 (2009-06-24) (圖)
女羽單打王周蜜 香港打球很享受 (2009-06-17) (圖)
朱丹注定一世「琴」緣 (2009-06-17) (圖)
酒店大亨Jaume Tapies家住古堡內 (2009-06-10) (圖)
Relais & Chateaux 簡介 (2009-06-10) (圖)
Shriram Chaubal經濟不好,出來交朋友吧! (2009-06-10) (圖)
甄文達讓更多人走入廚房 (2009-06-03) (圖)
小檔案 (2009-06-03) (圖)
阿源 一百萬「口罩」零一夜 (2009-06-03) (圖)
葉禮霖 科學家的達文西密碼 (2009-05-27) (圖)
錢寶琪 白雪公主不是公主 (2009-05-27) (圖)
設計師陳厚夫 深圳開公司 香港找人才 (2009-05-20) (圖)
大連國際公寓酒店 (2009-05-20) (圖)
香水灣度假酒店 (2009-05-20) (圖)
陳厚夫設計圖 (2009-05-20) (圖)
收集車模和飲茶 (2009-05-20) (圖)
見證了小漁村向大都會轉變 (2009-05-20) (圖)
黃二 死不了的獨行年代 (2009-05-20) (圖)
小檔案 (2009-05-2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