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詩幻留形•不作「順世和樂之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01]     我要評論

陳智德

 魯迅以小說著名,但他在五四時期寫作白話小說之前,在日本留學時期,還以文言文寫了多篇文學評論,發表在清末留日學生創辦的刊物上。其中有一篇很重要的詩論〈摩羅詩力說〉,詳細說出他對詩的期許。在魯迅心目中,詩歌不只是詞藻華麗的句子,他更強調詩人的抗世本質:「大都不為順世和樂之音,動吭一呼,聞者興起,爭天拒俗,而精神復深感後世人心,綿延至於無已。」

 〈摩羅詩力說〉原於一九零八年發表於《河南》,後來收錄於一九二七年出版的單行本《墳》。據〈題記〉所說,「因為那編輯先生有一種怪脾氣,文章要長,愈長,稿費便愈多。所以如《摩羅詩力說》那樣,簡直是生湊。」在這篇長逾三萬字的論文中,魯迅舉出多位歐洲十九世紀浪漫主義詩人如拜倫、雪萊、裴多菲、普希金等為例子,指他們都具「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而為世所不甚愉悅者」特質。

 青年魯迅大量閱讀外國詩歌,特別注意到當中的「反抗」特質,魯迅不贊同「順世和樂之音」,那不是詩歌的精神。詩的反抗不一定指向革命,卻必定是對世俗和犬儒的反抗。作為一種文學和感動人心的力量,詩歌可以出世也不妨入世,卻絕對不可「順世」。這也是〈摩羅詩力說〉所強調的。

 詩歌不只是詩人的事,它其實關乎人民的文化素養甚至乎國力的興衰,魯迅舉出十九世紀普法戰爭中德人以國民素質取勝的說法:「國民皆詩,亦皆詩人之具,而德卒以不亡。」魯迅以詩人的爭天拒俗作為一種國民性,文中所言的「國民皆詩」,實質上指出了物質的無力,須以詩為改造國民性的工具。

相關新聞
百家廊•兩岸書展對讀:有多慘就有多好 (2009-08-01) (圖)
脈望書房•美女鬥書香 (2009-08-01) (圖)
翠袖乾坤•美味豬扒有秘方 (2009-08-01)
海闊天空•奧巴馬說明黑白難分明 (2009-08-01)
琴台客聚•粵語保衛戰 (2009-08-01) (圖)
杜亦有道•玉成此事 (2009-08-01)
隨想國•黑 (2009-08-01)
詩幻留形•不作「順世和樂之音」 (2009-08-01)
百家廊:網絡詐騙務必警惕 (2009-07-31) (圖)
翠袖乾坤:這「一個月」太神奇 (2009-07-31)
一網打盡:借鏡 (2009-07-31)
琴台客聚:《人論》:啟蒙的一課 (2009-07-31)
生活語絲:穗港老爺直通火車 (2009-07-31)
扶林晚風:清真寺建築 (2009-07-31)
寫我遊情:談美國電視節目 (2009-07-31)
百家廊•涼菜豆漿好消暑 (2009-07-30) (圖)
翠袖乾坤•不貞言論 (2009-07-30)
海闊天空•奧巴馬險陷種族「黑洞」蘇狄嘉 (2009-07-30)
琴台客聚•「氣」關最難勘破 (2009-07-30)
杜亦有道•不公平 (2009-07-3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