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資深評論員
所謂「進步發展觀」和「十大基建項目」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在不改變香港既有產業結構的前提下,擴大香港經濟規模、增加社會就業機會、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落實2007至08年施政報告所設計的未來5年香港發展藍圖,無法縮短香港知識產業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顯著差距;香港邁向知識經濟遙遙無期。
曾蔭權先生在連任行政長官後發表的第一份施政報告—2007至08年施政報告《香港新方向》中,描繪「第三屆特區政府未來五年的施政藍圖」,提出「新的目標」—堅持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堅持發展必須是可持續、平衡和多元的發展;堅持發展必須能達至社會和諧,讓不同階層的市民都可以分享到發展成果。(該報告6、7、8段)他提出:「要以『進步發展觀』去實現這三個目標。」「進步發展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層面:(一)以基建帶動經濟發展……(二)以活化帶動社區發展……(三)以助人自助理念推動社會和諧……(該報告10、11段)所謂「十大基建項目」便是落實「進步發展觀」的第一項使命。其中,3項屬於「交通基建」—南港島線、沙田至中環線、屯門西繞道及屯門至赤立角連接路;4項屬於「跨界基建」—廣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開發河套;3項屬於「都市新發展區」—西九文化區、啟德發展計劃、新發展區。
以基建帶動經濟發展
曾蔭權表示:「基建會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動工期間會增加就業機會和工資,完工之後則會促進經濟活動,改善市民生活環境。」(該報告18段)他承諾「在任期內會致力推動十項重大基建工程上馬。這些項目不但可以拓展空間讓香港進一步發展,更可以改善內部交通情況,將社會、文化、商業活動用更快捷方便的運輸系統連繫起來。更重要的,是藉強化香港與毗鄰的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在鐵路和道路交通網絡上的聯繫,加強香港與周邊區域的融合,鞏固香港作為全球城市的地位,為未來的持續發展奠下新基礎。」(該報告19段)「粗略估計,當這些項目完成、投入運作至成熟階段,可以每年為香港經濟創造逾一千億元的增加值,大概相等於二零零六年本地生產總值的7%,同時可以為我們創造額外約二十五萬個職位。」(該報告20段)
的確,「深港空港合作」有助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西九文化區」可視為「支持香港成為一個創意經濟和亞洲國際都會的策略性計劃」;曾蔭權承諾「新發展區會提供土地作住屋、就業、高增值及無污染工業等不同用途」。但是,通篇施政報告以及「十大基建項目」部分沒有一個字提及「向知識經濟轉型」,也沒有提及要推動「檢測和認證、醫療服務、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產業、環保產業、教育服務」等六大「已在香港形成」「香港具優勢的」產業在未來5年進一步發展。
一年又兩個多月之後,2009年6月22日,曾蔭權在《發揮潛力 邁向知識型經濟》一文中,企圖把「進步發展觀」、「十大基建項目」與「檢測和認證、醫療服務、創新科技、文化及創意產業、環保產業、教育服務等六項產業」結合一起,共同歸於「向知識經濟轉型」之名下,用心不可謂不良,也不可謂不苦。但是,牽強的痕跡十分明顯。
邁向知識經濟仍然遙遙無期
首先,直至2009年6月22日,曾蔭權先生沒有把推動香港向知識經濟轉型列入其施政綱領;所謂「進步發展觀」和「十大基建項目」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在不改變香港既有產業結構的前提下,擴大香港經濟規模、增加社會就業機會、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落實2007至08年施政報告所設計的未來5年香港發展藍圖,無法縮短特區政府統計處於2005年12月出版的《香港—知識型經濟統計透視2005年版》所揭示的香港知識產業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顯著差距;香港邁向知識經濟遙遙無期。
其次,因多種因素,第三任行政長官無法落實「強政勵治」承諾,推動「十大基建項目」進展不符預期,2007至08年施政報告所預告的「十大基建項目」可望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可能無法全部兌現。換言之,香港即使能夠維持既有產業結構,可能擴大的經濟規模和可能增加的就業機會都將會不符期望。
第三,「十大基建項目」僅5項屬基礎設施(南港島線、沙田至中環線、屯門西繞道及屯門至赤立角連接路、深港高速鐵路、港珠澳大橋),另5項為開發項目(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開發河套、西九文化區、啟德發展計劃、新發展區);曾蔭權未闡明傳統四大支柱產業與六大新產業之間的關係,也未闡明5項基礎設施建設和5項開發項目如何推動六大新產業發展,稱「六大產業具優勢」依據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