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朝鮮何以對美國伸出橄欖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12]     我要評論

喬新生

 中國的朝鮮政策一如既往,在經濟上保持正常的貿易往來;在政治上按照聯合國憲章辦事;在處理朝鮮半島核武器問題上,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原則。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既有利於中國政府解決眼前的棘手問題,也有利於中國在外交史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2009年8月4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對朝鮮首都平壤進行了20個小時的閃電式訪問,促成被朝鮮扣押和判刑的兩名美國女記者回國。

 克林頓強調這是一次私人訪問,就是害怕被朝鮮所利用。而美國現任總統之所以認可朝鮮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是因為在釋放記者的問題上,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不過很顯然,美國現在不願意與朝鮮進行正式的官方會談。但不管怎樣,克林頓的朝鮮之行,仍然可以被看作是一個轉折點,它標誌着朝鮮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將會發生實質性變化。

平壤急欲改善與美關係

 長期以來,朝鮮實行的是徹底倒向東方政策。但是,現在俄羅斯調整了對朝鮮的外交政策。中國作為朝鮮的鄰國,一貫支持朝鮮改善民生,發展經濟,但是,反對朝鮮製造和擁有核武器。現在聯合國的制裁決議已經生效,如果俄羅斯和中國遵照聯合國的決議實施制裁,那麼,朝鮮的經濟將難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朝鮮領導人火中取栗,將主要賭注都押在美國身上,希望改善與美國的關係,擺脫目前困境。這就是為什麼朝鮮一方面在國內從事敵視美國的宣傳活動,另一方面卻暗送秋波,通過各種渠道與美國接觸。

 朝鮮的這一外交政策,就是希望獨立地遊走於大國之間,從而獲得更多經濟和政治利益。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無論是韓國還是日本,都實行了與美國結盟的外交政策,結果在經濟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假如朝鮮能爭取美國支持,那麼,馬上可以從反美的前沿陣地,變成美國可以利用的戰略盟友,從而大大改善國內經濟。

 其次,美國外交政策從來都不是建立在意識形態基礎之上,在地緣政治方面美國形成了非常獨特的外交策略。按照美國的戰略政策,凡是對美國的地緣政治十分重要的國家,都能得到美國支持,不管這是一個民主的國家還是專制的,在中東地區如此,在世界其他地區也是如此。所以,只要能提高朝鮮在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那麼,就可以鞏固現有的政權體制。

 第三,在南北對峙的過程中,韓國有美國支持,朝鮮很難實現國家統一的夢想。發展核武器雖然可以提高自己的威懾力量,但眾所周知,核武器是一個不能輕易使用、無法逆轉的戰略性武器。所以,核武器只能起到恐嚇的作用,但卻無法實現國家的統一。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與美國政府直接發生關係,通過談判穩定朝鮮半島局勢。

 第四,當前朝鮮的所有戰略手段都已經用盡,而朝鮮國內面臨着嚴重的經濟困難。聯合國通過對朝鮮實施制裁的決議之後,在太平洋游弋的美國軍艦,立即對朝鮮的船隻實施跟蹤攔截,最終迫使輪船不得不返回朝鮮。這說明此次美國對朝政策是強硬的、不打折扣的。所以,朝鮮不得不尋求與美國改善關係,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摧毀或淡化聯合國的制裁決議,而且可以利用雙邊談判的機會,鞏固朝鮮國內政局。

 當然,朝鮮策略能否奏效,還要取決於美國的態度。克林頓回國後,美國國務院和白宮的反應耐人尋味。政府的新聞發言人不僅撇清克林頓與現任總統之間的關係,而且強調沒有帶去現任總統的任何口信。這種做法有失外交禮儀,但也反映了當前美國政府主要官員的心態。美國並不願意在朝鮮問題上作出實質性的讓步,因為聯合國針對朝鮮的制裁決議剛剛生效,美國不願意帶頭撕毀這個好不容易達成的聯合國制裁朝鮮的決議。

 但從長遠來看,朝鮮的外交政策對美國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美國的地緣外交政策在東歐地區面臨一系列阻力。俄羅斯的強硬態度以及北高加索地區動盪的局勢,中國的經濟崛起等,都對美國構成了一定壓力。正是這種傳統的冷戰思維,決定了美國政府對朝鮮伸出的橄欖枝採取曖昧態度,一方面希望和朝鮮改善關係,但另一方面也不希望朝鮮現政權從中漁利。他們希望朝鮮隨着時間的流失,內部政權逐漸發生變化,變成一個真正親西方的政權。

中國不卑不亢 靜觀其變

 正是這種「剃頭擔子一頭冷一頭熱」,使得克林頓的朝鮮之行變得耐人尋味。從短期來看,美國通過這種方式接回了美國公民,減輕了美國政府壓力;但是從長期來看,美國不得不重新制定朝鮮政策。而朝鮮巧妙地利用美國記者,向外界釋放朝鮮和美國公開接觸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了世界各國對聯合國制裁決議的注意力。這一外交實踐充分說明,朝鮮在利用國際社會特別是大國關係方面,早已得心應手。

 作為朝鮮鄰國,中國政府之所以不動聲色,就是因為已經習慣了朝鮮的這種外交策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朝鮮的政策,同樣是秉承冷戰思維,對於朝鮮的長遠發展不利。在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只有遵守聯合國憲章,與所有國家發展平等的外交關係,才能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如果寄希望於外交上的小動作改變自己處境,或者借助一些突發案件實現外交突破,最終結果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中國的朝鮮政策一如既往,在經濟上保持正常的貿易往來;在政治上按照聯合國憲章辦事;在處理朝鮮半島核武器問題上,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原則。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既有利於中國政府解決眼前的棘手問題,也有利於中國在外交史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靜觀事態的變化,防止鋌而走險,是中國當前外交的策略之一。中國希望朝鮮和美國改善關係,中國過去不會、將來也不會扮演幕後拆台的角色,但是,在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方面,不會袖手旁觀。

相關新聞
朝鮮何以對美國伸出橄欖枝 (2009-08-12)
「五區總辭」 自找麻煩 (2009-08-12)
新能源產業不宜一哄而上 (2009-08-12)
日美是亞洲G2嗎? (2009-08-12)
支聯會煽動青少年搞政治對抗 (2009-08-12)
台灣電視為風災幫倒忙 (2009-08-12)
恢復賣地 增私樓供應 (2009-08-12)
「動態微調」需服務「保八」大局 (2009-08-12)
輿論批評:社民連「總辭公投」綁架反對派 (2009-08-12)
基建不能代替經濟轉型 (2009-08-11)
「代表香港人」略考 (2009-08-11)
評說新書《崩潰邊緣》 (2009-08-11)
《規劃綱要》應配合環保指標 (2009-08-11)
「爭取普選」製亂工具 (2009-08-11)
反對派不代表主流民意 (2009-08-11)
完善郵輪旅遊安排助拓客源 (2009-08-10)
朝美接近 中國受損? (2009-08-10)
白宮望與北京更緊密 (2009-08-10)
中國和平發展印度洋 (2009-08-10)
聯合軍演經受「三大」考驗 (2009-08-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