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新生
中國的朝鮮政策一如既往,在經濟上保持正常的貿易往來;在政治上按照聯合國憲章辦事;在處理朝鮮半島核武器問題上,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原則。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既有利於中國政府解決眼前的棘手問題,也有利於中國在外交史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2009年8月4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對朝鮮首都平壤進行了20個小時的閃電式訪問,促成被朝鮮扣押和判刑的兩名美國女記者回國。
克林頓強調這是一次私人訪問,就是害怕被朝鮮所利用。而美國現任總統之所以認可朝鮮處理問題的方式,就是因為在釋放記者的問題上,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不過很顯然,美國現在不願意與朝鮮進行正式的官方會談。但不管怎樣,克林頓的朝鮮之行,仍然可以被看作是一個轉折點,它標誌着朝鮮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將會發生實質性變化。
平壤急欲改善與美關係
長期以來,朝鮮實行的是徹底倒向東方政策。但是,現在俄羅斯調整了對朝鮮的外交政策。中國作為朝鮮的鄰國,一貫支持朝鮮改善民生,發展經濟,但是,反對朝鮮製造和擁有核武器。現在聯合國的制裁決議已經生效,如果俄羅斯和中國遵照聯合國的決議實施制裁,那麼,朝鮮的經濟將難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朝鮮領導人火中取栗,將主要賭注都押在美國身上,希望改善與美國的關係,擺脫目前困境。這就是為什麼朝鮮一方面在國內從事敵視美國的宣傳活動,另一方面卻暗送秋波,通過各種渠道與美國接觸。
朝鮮的這一外交政策,就是希望獨立地遊走於大國之間,從而獲得更多經濟和政治利益。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無論是韓國還是日本,都實行了與美國結盟的外交政策,結果在經濟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假如朝鮮能爭取美國支持,那麼,馬上可以從反美的前沿陣地,變成美國可以利用的戰略盟友,從而大大改善國內經濟。
其次,美國外交政策從來都不是建立在意識形態基礎之上,在地緣政治方面美國形成了非常獨特的外交策略。按照美國的戰略政策,凡是對美國的地緣政治十分重要的國家,都能得到美國支持,不管這是一個民主的國家還是專制的,在中東地區如此,在世界其他地區也是如此。所以,只要能提高朝鮮在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那麼,就可以鞏固現有的政權體制。
第三,在南北對峙的過程中,韓國有美國支持,朝鮮很難實現國家統一的夢想。發展核武器雖然可以提高自己的威懾力量,但眾所周知,核武器是一個不能輕易使用、無法逆轉的戰略性武器。所以,核武器只能起到恐嚇的作用,但卻無法實現國家的統一。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與美國政府直接發生關係,通過談判穩定朝鮮半島局勢。
第四,當前朝鮮的所有戰略手段都已經用盡,而朝鮮國內面臨着嚴重的經濟困難。聯合國通過對朝鮮實施制裁的決議之後,在太平洋游弋的美國軍艦,立即對朝鮮的船隻實施跟蹤攔截,最終迫使輪船不得不返回朝鮮。這說明此次美國對朝政策是強硬的、不打折扣的。所以,朝鮮不得不尋求與美國改善關係,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摧毀或淡化聯合國的制裁決議,而且可以利用雙邊談判的機會,鞏固朝鮮國內政局。
當然,朝鮮策略能否奏效,還要取決於美國的態度。克林頓回國後,美國國務院和白宮的反應耐人尋味。政府的新聞發言人不僅撇清克林頓與現任總統之間的關係,而且強調沒有帶去現任總統的任何口信。這種做法有失外交禮儀,但也反映了當前美國政府主要官員的心態。美國並不願意在朝鮮問題上作出實質性的讓步,因為聯合國針對朝鮮的制裁決議剛剛生效,美國不願意帶頭撕毀這個好不容易達成的聯合國制裁朝鮮的決議。
但從長遠來看,朝鮮的外交政策對美國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美國的地緣外交政策在東歐地區面臨一系列阻力。俄羅斯的強硬態度以及北高加索地區動盪的局勢,中國的經濟崛起等,都對美國構成了一定壓力。正是這種傳統的冷戰思維,決定了美國政府對朝鮮伸出的橄欖枝採取曖昧態度,一方面希望和朝鮮改善關係,但另一方面也不希望朝鮮現政權從中漁利。他們希望朝鮮隨着時間的流失,內部政權逐漸發生變化,變成一個真正親西方的政權。
中國不卑不亢 靜觀其變
正是這種「剃頭擔子一頭冷一頭熱」,使得克林頓的朝鮮之行變得耐人尋味。從短期來看,美國通過這種方式接回了美國公民,減輕了美國政府壓力;但是從長期來看,美國不得不重新制定朝鮮政策。而朝鮮巧妙地利用美國記者,向外界釋放朝鮮和美國公開接觸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了世界各國對聯合國制裁決議的注意力。這一外交實踐充分說明,朝鮮在利用國際社會特別是大國關係方面,早已得心應手。
作為朝鮮鄰國,中國政府之所以不動聲色,就是因為已經習慣了朝鮮的這種外交策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朝鮮的政策,同樣是秉承冷戰思維,對於朝鮮的長遠發展不利。在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只有遵守聯合國憲章,與所有國家發展平等的外交關係,才能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如果寄希望於外交上的小動作改變自己處境,或者借助一些突發案件實現外交突破,最終結果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中國的朝鮮政策一如既往,在經濟上保持正常的貿易往來;在政治上按照聯合國憲章辦事;在處理朝鮮半島核武器問題上,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原則。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既有利於中國政府解決眼前的棘手問題,也有利於中國在外交史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靜觀事態的變化,防止鋌而走險,是中國當前外交的策略之一。中國希望朝鮮和美國改善關係,中國過去不會、將來也不會扮演幕後拆台的角色,但是,在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方面,不會袖手旁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