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新聞從業人員可以這樣「質疑」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8-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有關骨科醫生李培剛的報道,變成了網友熱議的「神醫門」事件。 網上圖片

沈善增

 6月13日央視《新聞面對面》播出了採訪骨科醫生李培剛的節目。

 從節目播出的第二天起,網上就有了質疑的聲音,也開始有媒體加入「質疑」,很快,質疑的聲音似乎變成了主流,看到《南方周末》刊登的《面對「神醫門」,央視該回應,廣電總局應行動》一文,我到網上查了一下,又看到《南方都市報》的一篇新聞評述《央視「神醫」鬧劇全透視:李培剛的走紅之路》。從這兩篇文章的口氣看,好像採訪李培剛是假新聞、是央視為其做廣告,我覺得對新聞從業人員來說,不是「言論自由」的問題,是怎麼保住職業操守的底線的問題。新聞從業人員,是不容許作這樣的不是基於事實的報道與質疑的。

 兩篇文章提出的構成「神醫門」的種種「事實」與「理由」。

 一是找不到李培剛這個人。

 記者要採訪,找不到採訪對象,或者採訪對象拒絕採訪,都是很正常的事。要說證明什麼,只能說明記者的採訪功夫還不到家,不能完成任務,或者,說明《南方周末》的文章指責這是「狀如醫療廣告的報道」乃「莫須有」的罪名。哪有做廣告讓別人找不到他人的?這廣告不是白做了嗎?

 二是兩文都舉了一些對李培剛醫術的「業務」質疑。

 其一,「為了證明其神奇療效,主持人董倩還採訪了曾經接受治療的一名患者(事後被媒體查明是央視員工張驍),和體育明星李寧(事後查明李寧沒有被他治好,最近又進行了手術)。」(《南方周末》)

 患者是央視員工又怎麼啦?他就是托嗎?他是不是患有報道所說的疾病,李培剛對他的治療效果有沒有誇大?這些更要緊的事實查了嗎?都沒有說。但用了「事後被媒體查明」一詞,董倩拉個托來做假報道的罪名似乎就落實了,央視乃至廣電總局必須出來澄清、給個說法了。這和文革的大批判文章何其相似乃爾。該記者如果對文革沒有親歷,談不上受這種文風的熏陶,卻無師自通,正是值得我們很好反思的。

 確實幾十年前就有人提出否定「骨刺入肉致疼」的理論,據我所知,上世紀80年代上海靜安區中心醫院的宣醫生,就提出腰椎間盤突出並不致痛,致痛是因為無菌性炎症引起的,他就採用在腰部劃一刀引流的辦法,治癒了許多腰痛患者。但宣醫生的醫療理念與治療方法,卻沒有看到推廣。我問過好些醫生,他們都不知道有此一說、有此一法。

 還有關於李培剛治癒高位截癱病人,只說這錄像資料是李培剛提供的,只說在現有的理論看來,「後天的手法治療對脊髓神經的生長無任何作用」,沒說是否找到了這個患者,李培剛有否偽造或誇大治療效果,這種質疑,對媒體來說,是不合法的。媒體的質疑就是指控,應該有事實依據、有被質疑對象明顯的自相矛盾之處,不是覺得有疑問,覺得報道事實和以往經驗差距過大就可以質疑的。

 《南方都市報》與《南方周末》還有意迴避了李培剛介紹這一病例時的細節:治療進行了一年多以後,患者突然感到兩腿劇痛,打杜冷丁也不止痛,李培剛慌了神,但三天後患者不覺痛了,腿部神經有了正常反應。又經過一段時間治療,病人可以起床,拄雙拐行走,配合功能鍛煉,改為拄單拐行走,後來又可以騎自行車,正是這些細節,使我相信這一病例是真的,因為即使是虛構的小說,真實的細節也是虛構不出來的。而上述的「質疑」文章都迴避這些細節,卻去拉什麼「理論」來指李培剛作假(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只有以實踐豐富理論、檢驗理論,沒有以理論來否定事實的),只能說明他們的態度不是客觀的,是為了特定的目的去編織材料的。

 至於「神醫門」,在央視節目裡,李培剛明確表示他沒有什麼神奇,他就是在醫療實踐中,發現西醫對骨刺、骨頭變形造成疼痛與行動障礙的理論有缺陷,結合西醫解剖原理,運用類似中醫按摩推拿的手法,解決發病部位周圍的軟組織黏連與肌肉萎縮等病變,迅速(相對西醫治療方法)減輕病者症狀。他寫書,就是為了推廣這種醫療理念、推廣簡便易學的治療方法,何錯之有?

 但《南方都市報》文章說:「雖然節目裡沒用過『神醫』這個詞,只是說他『神奇』,但『神醫李培剛』的名號還是就此一舉成名天下聞。」先送你一頂「神醫」的帽子,然後再送你一副「神醫門」的枷鎖,今天的媒體要製造什麼「門」事件是多麼容易啊!這使我想起李輝先是說文懷沙在別人稱他國學大師時半推半就,立刻就升級為文懷沙自封國學大師,然後質疑文懷沙是不是有資格稱國學大師;如果這樣的質疑、推論成為媒體文章的通例,「名人」的名譽權、隱私權等基本人權還有沒有保障?名人尚且如此,小民百姓更何以堪?哪天媒體不懷好意地來關注你,你除了引頸就戮,還有別的辦法嗎?難道我們能同意明天的民主與法制更完善的社會,是用輿論私刑來替代無產階級專政嗎?

 再為央視替李培剛做廣告說幾句。不要說「質疑」所舉證據,李培剛出席過央視春晚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就從理上說,李培剛也沒有做廣告的必要。李培剛幹的是力氣活,做了廣告,外面有成千上萬人排隊,他一天也只能做幾個。上海有個治肩周炎的,手法很「野蠻」,但效果很好,所以有很多人去求治,但他一天只能治二十個,因此要半夜三更去排隊,今天沒排到,明天還要重排。他不用做廣告,在上海也沒什麼名氣(6月23日《燕趙都市報:李培剛在唐山沒名氣》),但在肩周炎患者中知名度很高,活來不及幹。李培剛幹活比他更累,時間更長,一天治五、六個人就可以叫他精疲力竭了。給央視硬安個做醫療廣告的罪名,還要求廣電總局來按例處置,古來誣告有反坐,這種情況,我覺得新聞出版署倒應該管一管。

 據我所知,對媒體文章的守則、底線,本來是很明確的。從目下的這些報道、文章來看,好像已被棄之如敝屣了。輿論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我們不能因為輿論的救人作用,而忽視了輿論的殺人的負面作用。有些人在爭取新聞自由,我認為在此同時,也應強調新聞規範,民主與法制是並行不悖的,民主與法制都是保護人權的。就此案例來說,我認為可以讓媒體反思一下,想一想新聞從業人員究竟有什麼樣的權利與責任。

相關新聞
莫子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圖)
銀幕短打:這是一場保持港味的鬥爭 (圖)
Panda來了:節目策劃的小藝術 (圖)
電影與我:影院懷舊
徵稿啟事:
歷史與空間•「不融的冰山」 (圖)
豆棚閒話•北人學南腔,南人學北調
人文世相•魯迅愛蛇 (圖)
古典瞬間•阮籍的豪傑之志 (圖)
亦有可聞•「仙令」「仙縣」善政多
寫我遊心•美國的退休文化
百家廊•新聞從業人員可以這樣「質疑」嗎? (圖)
翠袖乾坤•洋教師
海闊天空•嚴肅報章 變調求存
琴台客聚•一百年前.君主立憲
生活語絲•新加坡的華語
思旋天地•耳聽八方
一家之言•眼鏡,Cheer me up!
香港濕地公園 近距欣賞野生動植物 (圖)
香港濕地公園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