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深圳河把香港和深圳分開,不僅制度有別,工資、物價、生活指數和居住環境也差距不小。香港統計處2006年數據顯示,全港230萬家庭住戶中,約有49萬戶家庭月入介乎8,000至15,000元,然而本港生活指數偏高,單是租金已動輒5,000、6,000元;但倘以這筆收入在內地花費綽綽有餘,加上兩地跨境交通基建不斷完善,通關制度越趨便利,不消半小時便能往返兩地,於是「香港賺錢內地生活」的「深港兩棲人」漸漸增多。
港府政策實有檢討必要
本來,這對「夾心港人」甚至退休後的港人都不失為聰明的生活模式,客觀上對解決香港擠逼的生活環境也有好處。可惜的是,本港醫療福利制度仍有「邊界」限制,「粵港兩棲人」或退休人士或有一天重返香港常住,房屋、福利、教育政策如何規劃,如何作出相應調整?單看金融海嘯下,回流港人喪失綜援保障落得露宿境地,已可見政府政策面對「變數」,實有檢討的必要。
面對未來「變數」,規劃署將視野擴至內地,定期更新這班居內地港人的去向,是正確方向;但問題關鍵仍是政策的「柔韌性」,如何彈性處理各種新生的社福等相關政策問題。
■本報記者 文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