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文 教育工作者
新高中課程加入「通識」科,訓諫學生分析能力。其實,所謂「通識」,可從日常生活做起。
從公民教育、國情教育,乃至通識教育,關鍵不外於引起青少年對社區乃至世界的關切,進而學習對事物的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懂得提問與分析,掌握自學方法。目下,所有時事新聞俱可作「通識」素材。就像今次「校本驗毒計劃」,我們不難發現,在網上的討論區,不少青少年只懂高舉人權的旗號,肆意攻擊政府,他們不少不是以理性的角度探討計劃利弊,每每只是人云亦云。由是觀之,我們有必要讓青少年學習分析事物方法,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看一件事,而非好像某些青年人,對事物偏執一方,囿於成見。
不光是分析的能力十分重要,對基本常識的掌握更是不應忽視。不諱言,有些青年連基本的常識也匱乏。他們缺乏對基本資料的認知,那更遑論說分析呢?多年來,公民教育委員會於此不遺餘力,讓青年從自身出發,關心家庭和社會,認識祖國。筆者認為,應加強青年人對《基本法》和國家的認識,不少青年人過於重視權利而忽略了責任和義務,我們必須引導青年從新檢視作為公民的自身價值和貢獻,培養一份對社會和國家的使命感,這才是處理青少年問題的長遠計。
論通識教育,當然可從課程大綱出發。但究其本,我們應把通識聯繫生活。如今新高中課程加入「通識」科,作為教師,更應反思自身的角色,一方面讓青年學習獨立思考,但另方面亦要引導青年如何思考,兩者要取其平衡,不應以一己之見強加於學生,但又要啟發學生,這可謂是新世紀「通識」科教師的新角色和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