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小卡
莫斯科七月的近午,熾熱豔陽勁照紅場,紅場南面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在陽光下,豔彩繽紛,輝光四射。教堂南面的瓦西里斜坡,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畔,教堂因面向寬闊廣場矗立臨河高坡而更顯恢弘、雄大、高遠。紅磚砌建、白石裝飾的教堂,中央高聳大尖頂金球教堂冠,八個色彩各異花紋相間圓頂,錯落有致地簇擁着四十七米高中央主塔,高低、形狀、色彩、圖案、裝飾迥異之洋蔥式穹窿,雜錯緊傍,形異多變,金光閃爍,配襯輝耀色鮮的紅、黃、綠,洋溢勝利的歡快,放射俄羅斯式奔放,合成輝豔煌煌之一體,在變異美中達至諧美。教堂前面,昂立民族英雄米甯和波扎爾斯基雕像,他們於一六一二年打敗波蘭軍,奪回莫斯科。教堂前為一圓形平台,俗稱斷頭台,是當年向民眾宣教和宣讀沙皇令之處,也是行極刑之地,行刑在台下進行,在台上宣讀處死令和犯人罪狀。
這座教堂,是伊凡雷帝為紀念一五五二年戰勝喀山韃靼軍興建,經一五五五—一五六一年建成。這位使俄羅斯由弱變強並啟沙皇之稱的傑出帝王,揮軍攻克喀山成為俄羅斯由弱轉強的歷史轉捩點,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亦因而成為俄羅斯崛起之歷史標誌,也是俄國東正教教堂樣板、古俄羅斯建築藝術典範。
金碧輝煌、燦爛耀目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之美,映着血火之光、刀劍之輝,豔麗華彩中折射硬冷險峻之光,在教堂的建築美中透映俄羅斯文化錯綜衝突的複雜光譜。繽紛華貴之色彩,血淋淋的斷頭恐怖,優雅典麗之雕塑,野蠻殘忍的手段,竟能如此諧一於古俄羅斯文化象徵上,煥發讓人寒慄驚心又燦爛輝煌動人之美,透現俄羅斯歷史政治文化的深沉底蘊:鮮明兩極性,暴烈與優雅、冷酷與溫情、智高謀深與坦蕩率真,扭結一身。表現在伊凡雷帝身上最明顯,他既是第一流的語言學家與作家,又有親手杖斃兒子之兇暴,人稱恐怖伊凡;尚慕高雅,藝術審美鑒賞水準極高,又有殘暴狂野佔有慾,為獨佔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曠世之美,竟下令弄瞎建築師的雙眼;他是一代英明君主,贏得民族生存發展,又四出侵略,奴役他族。
不進俄羅斯東正教堂,就難理解俄羅斯文化,更遑論感悟這一斯拉夫民族升沉興降之神髓。身臨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能從矛盾牴牾之構造美,解析俄羅斯人矛盾相抗的性格。進出外觀色豔形躍內裡幽秘陰沉的教堂,回想教堂往事,方能體會俄羅斯人膜拜東正教尊崇的聖母,反映剛猛外表下內心渴望柔情關懷,在嚴冬漫長的寂原遼野格外嚮往暖陽豔麗的精神王國,創造了獨步世界的詩歌、芭蕾舞、豐碩科學成就。只是,長時間在冰封曠原求生練就其剽悍剛猛,多災多難歷史育成鐵血冷酷;為使世界上國土最廣民族最多的國家不四分五裂,崇拜專制霸勢,拚守中央集權;在與韃靼、蒙古、北歐、斯拉夫同胞、西方列強、納粹德國綿延無盡爭鬥糾纏中,鍛造了好勇鬥狠之風。這位身附伊凡雷帝之魂的斯拉夫巨人,一面抗擊侵略,一面追求擴張,建成橫跨歐亞的雙頭鷹帝國,還成了我們北方強鄰,並對中華民族產生大影響,有錯綜複雜的關係。
一上午的紅場之行中,我不經意間多次來到這座教堂前,是什麼吸引我的腳步?也許是教堂太美,美得意味無窮、耐人深思、動人心魄,既如藍天白雲般柔,又若近午豔陽讓你刺目淌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