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葛沖21日電】國家主席胡錦濤21日晚抵達美國展開「峰會之旅」,並旋即進行了多場雙邊會見,其中包括日本新首相鳩山由紀夫。未來5天內,他將先後訪問紐約與匹茲堡,出席聯合國3場重要會議及20國集團金融峰會,並在會議間隙密集會見美國總統奧巴馬、日本新任首相鳩山由紀夫、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法國總統薩科齊、韓國總統李明博等多位外國元首。其中,22日登場的「胡奧會」最為引人注目,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解決朝核問題則成為外界關心的兩大焦點。
胡總此次出訪,是中國國家主席在一次外訪活動中出席峰會最多的一次,同時也很可能是其在10月1日國慶大典前的最後一次遠行。據外交部介紹,胡總屆時將在四大峰會上分別發表講話,就氣候變化、金融危機、核不擴散等一系列重大全球性問題發出中國聲音。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副代表劉振民大使表示,胡總此行表明中國已成為解決當今世界重大國際問題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者,表明國際社會和聯合國高度重視中國的國際地位和重要作用。
此外,一周前的輪胎特保案,引發了中美兩國的貿易紛爭;數日後,美國又對外發佈2009年《國家情報戰略》報告,將中國列為挑戰美國利益的四個主要國家之一;三天前,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在平壤會見胡錦濤特使、國務委員戴秉國。上述一連串事件令外界猜測,經貿、朝核等問題可能成為雙方元首會談的重要議題。
中美貿易摩擦可影響大局
除了四大峰會本身的亮點外,胡錦濤此行中的雙邊會晤也是外界關心的焦點,其中胡錦濤與奧巴馬的會面,將是繼今年四月倫敦金融峰會後,中美元首間的第二次高峰會。有媒體擔心,近期中美間發生的貿易摩擦,可能將影響會談氛圍,並波及其它領域,進而觸動中美關係大局。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指出,中美間雖然存在一定分歧,但也存在着廣泛重要的共同利益。中國願與美方一道,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加強各領域交流、對話與合作,妥善處理兩國間的問題,推動中美關係朝着積極合作全面的方向不斷發展。
小奧何日訪華 成敏感指標
此前外界有報道指,奧巴馬原計劃於11月首次訪華,而該行程能否在此次「胡奧會」後正式敲定,將成為外界觀測中美關係的一大重要參考指標。
此外,剛剛上台的日本新首相鳩山由紀夫,也將赴美出席上述四大峰會,展開其在國際舞台上的「處女秀」。據日媒報道,當地時間21日晚,中日首腦將進行鳩山就任後的首次會晤。日前,中方對鳩山提出的首相和內閣成員不應參拜靖國神社的表態給予了高度評價,並對其即將在金融峰會上提出建立東亞共同體的設想予以積極回應。
據悉,胡總此行攜有多位政經要員,代表團陣容可觀,包括: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國務委員戴秉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和副主任解振華,財政部長謝旭人,商務部長陳德銘和央行行長周小川等。
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將領全球
另據路透社消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負責人德布爾昨日表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有望在今日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宣布一系列「與以往明顯不同的」減排計劃,並認為此舉將令中國成為「應付氣候變化的全球領導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