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聯辦昨在昂船洲軍營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60年大會,並進行文藝演出。圖為彭清華、呂新華、劉良凱、李剛、郭莉、周俊明、黃蘭發、王志民及王郡里等與演員合照。 本報記者潘達文 攝
【本報訊】(記者 沈清麗)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昨日下午在香港昂船洲軍營舉行。中聯辦主任彭清華,副主任李剛、郭莉、周俊明、黃蘭發、王志民,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呂新華,解放軍駐港部隊政委劉良凱、副司令員王郡里,以及駐港中資機構主要負責人等出席大會。
彭清華主任在會上發表講話。他說,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推翻3座大山,實現了民族獨立,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又帶領人民踏上建設富強國家的征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憑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建立起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從傳統的農業國家邁向現代工業國家。
彭清華回顧國家60年奮鬥史
彭清華續說,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開闢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一整套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路線方針政策,使國家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經過60年奮鬥,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及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日益健全。從兩彈一星到「神舟」上天,從三峽大壩到青藏鐵路,從港澳回歸到北京奧運,從抗擊汶川地震到抵禦金融危機,新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中國人民正朝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肯定港胞對國家特殊貢獻
彭清華也指出,在香港慶祝祖國60年華誕,具有特殊的意義。新中國成立的60年,是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休戚與共的60年。在祖國快速發展的偉大成就中,凝聚着香港同胞的特殊貢獻。建國之初,西方國家對新中國實行全面封鎖,是香港為祖國打開通道,輸送了大量急需物資。改革開放以來,香港為內地輸入了大量的資金、技術、人才以及成熟的市場經驗,「香港因素」成為內地改革開放的重要推動力。
同樣,香港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新中國成立後,儘管面臨諸多困難,中央政府和祖國人民仍竭盡所能關心支持香港,即使在3年嚴重自然災害時期,也沒有中斷生鮮食品供港的「三趟快車」。內地改革開放,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香港得風氣之先,確立和鞏固了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
強調祖國是香港堅強後盾
香港回歸祖國後,中央政府認真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全力支持特區政府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並為香港克服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和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影響,保持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給予多方面大力支持。事實證明,偉大祖國始終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彭清華也指出,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聯辦及其前身新華社香港分社,充分發揮在內地與香港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為香港繁榮與穩定,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後,中聯辦將一如既往地廣泛聯繫香港各界人士,全力促進香港與內地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為祖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香港的繁榮穩定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