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中日韓三國外長上海會議,在構建東亞共同體上達成一致。不過,日本媒體議論最多,一會兒說美國反對,一會兒又說中日韓其實是同床異夢,在爭奪亞洲主導權,要求日本在歷史問題讓步。讓亞洲人看到,似乎日本內部反對的聲音最大。其實,他們也明白歷史問題是繞不過的。
日本外務省發言人兒玉和夫稱,日本承認歷史問題對中國政府和人民非常敏感,但他不認為這會成為建設東亞共同體的障礙。顯然日本民主黨政府過於樂觀,低估了這個問題可能帶來的變數。
鳩山領導日本民主黨擊敗長期執政的自民黨,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並順利就任日本新首相後,希望按歐盟形式建立東亞共同體,成為他外交政策的一條支柱。在不久前的聯合國大會會見中國領導人時,鳩山正式提出這構想,把其定位為在亞洲建立與美國、歐盟並駕齊驅的世界經濟「第三極」。
由於中國的整體國際戰略是提倡「多極化」、「多元化」,以對抗美國單邊主義,擺脫對美元統治全球的依賴,所以中國積極參與和推動東亞一體化。但是,東亞國家遠沒有歐洲國家的團結和融洽,即使中日兩國領導人可從大局出發,民間也還有許多隔閡。日本媒體用到「同床異夢」來描繪中日在「亞共體」上的矛盾,就是證明。
事實上,日本的確需要在歷史問題作更認真的反省。歐共體以至歐盟之所以成功,首要條件就是德國對納粹徹底清算,並在法律上清除法西斯主義再生的基礎。反觀日本,雖然現在執政的民主黨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明智,但仍未達至德國那種反省歷史的高度和決心;自民黨呢,更是對昔日的軍國主義仍有依戀,一些領導人在位時對參拜問題模糊,但一下台就迫不及待去參拜。
日本不徹底清算軍國主義和侵略罪行,「亞共體」就缺乏堅實基礎,日本人也在感情上和多數亞洲人格格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