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訊】(記者 嚴敏慧)香港樓價持續向上,市民置業難「上車」,居屋成為不少港人的置業希望。特區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強調,特區政府無意以居屋作為干預樓價的手段,但在有需要時,房委會手頭上4,000個居屋貨尾單位會盡快推出應市。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張炳良則重申,他提出復建居屋是反映小組委員意見,並非與政府「唱對台」。
鄭汝樺昨接受電台訪問時,重申政府在02年調整房屋政策,是因為樓市供應失衡,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現時豪宅價格升幅雖然很大,但整體樓價只返回去年中的水平,中低價樓宇升幅輕微,若以復建居屋壓抑樓市,除違背興建居屋之目的,實際上並不可行。她說:「興建很多居屋也未必做到期望的效果,兩個(居屋、私樓)市場根本不相同。」
優化土地供應解決問題
鄭汝樺形容,復建居屋是「大動作」,政府不應擔當發展商角色,而房委會下的土地資源非常珍貴,應優先幫助有需要上公屋的市民,不應把土地分割以建居屋。她補充,未來5年房委會仍可履行平均3年上公屋的承諾,若改變土地資源運用,上樓時間將受影響。她重申,港府會密切監察市場供應及樓市走向,並會優化土地供應,從基本解決樓市問題。
至於「夾心」市民置業需要,鄭汝樺指出,除剛定價的居屋,房委會仍有4,000個剩餘居屋單位,有需要時會盡快推出。現時「上車盤」樓價升幅尚算輕微,市場上亦有市民可負擔的樓盤,她稱,現時細單位成交量仍有升幅,供樓人士供款佔入息比例約34%,加上未來數年會有逾5萬個一手私人住宅單位供應,其中3萬個屬70平方米以下單位:「大原則是,在市場有能力提供所需單位的時候,不應由政府去做。」
張炳良:議題須審慎考慮
早前提出復建居屋建議的張炳良重申,他提出有關建議純粹是反映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意見,並非與政府「唱對台」,而在行政會議外提出建議「只是隨意講講」,討論後若不合適可以擱置,他亦理解公共政策不應經常改變,故議題仍需審慎考慮。
代理指分期補地價無助流通
此外,有報道引述政府消息表示,當局考慮讓二手居屋業主分期繳付補地價,刺激及活化二手居屋市場。中原地產研究部聯席董事黃良昇稱,分期補地價可令業主不用一次過支付大筆金錢,對業主的財政負擔有一定幫助,惟未全數補畢地價仍不能作正式買賣,影響買賣流程。
黃良昇又指,近半年二手居屋買賣宗數屢創新高,但市場上30萬個「潛在」二手居屋,最旺市時每月成交仍不足1,000宗,二手居屋流通量差,與私人樓宇交易市場相差甚大。他稱,買賣居屋諸多限制,例如要在自由市場買賣需要補地價,業主賣樓溢利不高,根本無法在同區購回同等質素樓宇,令二手居屋供應量少。至於買家若合資格在第二市場買居屋,會傾向選擇買一手居屋,加上近期居屋樓價亦隨大市上升,樓價越高補地價亦越高,二手居屋吸引力更受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