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康丁斯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1-01]     我要評論

文潔華

 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現正舉行大型的康丁斯基畫作展,展品雖不正式以回顧為名,但內容卻洋洋大觀地展示了康丁斯基由早期到晚期的代表作。

 展覽在著名的古根漢藝術館舉行。該館由美國建築師懷特(Frank Lloyd Wright)花了四年時間構思,於一九五九年建築完成。該館迴旋形的設計一直備受爭議,因迴廊地板水平線斜落,使人觀賞展品時頓生難度,亦花費不少氣力。據說好幾位著名藝術家便曾抗議自己的作品在該館展出,怕影響它們該產生的觀感,但懷特卻認定如此設計的優點,可避免平面建築柱牆會阻礙視線的缺點。是次「康丁斯基」的大型展出對該館又是一項很好的測試。

 康丁斯基生前把一百五十件作品給予古根漢(Guggenheim)家族,因而他的作品作為永久收藏,便經常於該館出現。是次策展便十分認真,欣賞、教育及推廣節目的配套亦見效果。我甫進場,剛好趕上了一場分析康丁斯基作品的影片,該片請來「測試員」講述於水平線觀察康氏畫作之所得,引證了不同爵士樂器的聲音組合與節奏,顏色及構圖的密切關係。分析之下,奇異地,康丁斯基的繪畫便活像一場即興演出的爵士音樂會,在其畫作面前,人們大可搖曳生姿,或索性舞動一場。

 康丁斯基一生也像爵士藍調。他於俄國成長,卻一直游移於德國及法國之間;妻子與情人亦幾乎成了他的祖國與歐洲的分界線。飽歷俄國革命、蘇維埃政權及後來德國希特勒政權批評及驅逐的康丁斯基,由富裕到貧窮,一九四四年於巴黎逝世。展覽展示了他的作品跟顛沛流離生活的關係。

相關新聞
百家廊:深圳特區早期文化二三事 (2009-11-01) (圖)
翠袖乾坤:康丁斯基 (2009-11-01)
娛視觀:射擊也服興奮劑? (2009-11-01)
琴台客聚:偷書賊 (2009-11-01) (圖)
杜亦有道:人間有情 (2009-11-01)
隨想國:癲狂 (2009-11-01)
醫情識趣:順流逆流 (2009-11-01)
百家廊:可疑的「千古之謎」 (2009-10-31) (圖)
翠袖乾坤:亦慈亦俠亦詼諧的梁醒波 (2009-10-31)
海闊天空:陰霾困擾巴西奧運 (2009-10-31)
琴台客聚:「港式雜音文學」 (2009-10-31) (圖)
生活語絲:憶莎翁故鄉 (2009-10-31)
隨想國:送 禮 (2009-10-31)
詩幻留形:文學的歸屬 (2009-10-31)
百家廊:省錢九招 美國通用 (2009-10-30) (圖)
翠袖乾坤:不是他痴是你呆 (2009-10-30)
一網打盡:大都會現象 (2009-10-30)
琴台客聚:最薄的黑,最厚的白 (2009-10-30)
杜亦有道:「南亞」世侄女 (2009-10-30)
扶林晚風:良言一句三冬暖 (2009-10-3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