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田園快語:香港自強迎上海建迪士尼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1-09]     我要評論

田北俊 旅發局主席

 我們必須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我們既要繼續發揮香港作為美食之都及購物天堂的美譽,充分利用現有景點的優勢,政府也要為香港不斷「自我增值」,增加旅遊設施等。另方面,我們也要着重軟件發展,包括多辦盛事活動,加強協助業界做好培訓和待客之道,令旅客體驗我們多元的旅遊文化,才有利本地旅遊業迎接各項新挑戰。

 上海計劃興建迪士尼主題公園的消息,近年一直不絕於耳,到上周三終於塵埃落定。上海市政府和美國迪士尼公司正式公布在上海浦東新區建設全球第六個,亦是全中國第二個迪士尼樂園。據官方新華社的報道,項目投資總額二百五十億元人民幣,首期規劃開發面積約四百公頃,是香港迪士尼面積的三倍多,其中主題樂園佔地約一百公頃,預料最快可於二零一四年開幕,而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擴建計劃,亦預計在二零一四年完成,到時南北兩個迪士尼樂園將正面對碰,現時公眾關注的是上海迪士尼對香港旅遊業影響究竟有多大呢?

 首先,讓我們就目前訪港旅客數字作一點分析。去年約有二千九百五十多萬人次旅客訪港,當中內地旅客有一千六百八十多萬人次,佔訪港旅客總人次的五成七,其中約七百五十萬是來港作一天遊的。據估計,香港迪士尼樂園每年大約有五百萬人次旅客到訪,當中內地旅客約佔三分之一,即有約一百六十萬人次,而來自廣東省及省外城市的旅客人次各佔一半,即都是八十萬左右。

毋須太擔心 應積極應對

 基於香港在地域及交通距離上佔有優勢,加上粵港兩地日趨方便的通關安排,所以,我相信在上海興建的迪士尼樂園,對廣東省內旅客的吸引力較低,這部分未必對香港有甚麼影響,受影響較大的會是非廣東省的旅客。到二零一四年兩個迪士尼樂園同時存在時,無疑定會出現競爭情況,部分省外城市旅客可能會改到上海迪士尼樂園,但現階段,我們實在很難評估實際的影響程度。

 不過,我們也毋須太擔心,內地有十三億人口,相信足以容納兩個迪士尼樂園並存。而且,從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的投資角度來看,其實在沒有理由「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花巨資在上海興建新的迪士尼樂園來打倒香港迪士尼樂園,大多數會從雙贏角度出發。所以,相信日後上海迪士尼的主題設計、機動遊戲等,都會與香港現有的有所區別。加上內地經濟一直高速發展,我認為五年後內地居民的負擔能力必定更高,而香港又十分適合作家庭旅遊,故旅客應會繼續到香港迪士尼遊玩。

 但我想我們絕不應就此掉以輕心,不作改進。反而,我們不必太着眼於單看上海興建迪士尼樂園的問題,因為香港正面對周邊國家及城市旅遊業的強烈競爭。作為香港四大支柱之一的旅遊業,亦應自強不息。我們應以多元化的旅遊文化,加強吸引不同的旅客。例如,雖然內地旅客人數近年不斷上升,成為本地旅遊業一大主要客源,但我們也要繼續吸引世界各地旅客來港,才能維持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地位。

兩條腿走路 提升競爭力

 所以,我想我們必須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我們既要繼續發揮香港作為美食之都及購物天堂的美譽,充分利用現有景點的優勢,包括擁有海洋公園及迪士尼兩大主題公園、昂坪360與天壇大佛、山頂及星光大道等作為賣點之餘,香港政府也要為香港不斷「自我增值」,增加旅遊設施,如加快郵輪碼頭和西九建設等。又如最近開幕的香港首個國家級地質公園,便具有很大的綠色旅遊發展潛力,但就必須做好旅遊基本配套設施。至於本港迪士尼的擴建工程,原定要歷時五年,但據報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已表明要全速進行,今年底展開工程,並提早在兩至三年內,即二零一一至二零一二年左右,陸續完成及逐步開放,我認為這可增加樂園的吸引力,對旅遊業界是一件好事。

 另方面,我們也要着重軟件發展,包括多辦盛事活動,加強協助業界做好培訓和待客之道,令旅客體驗我們多元的旅遊文化,才有利本地旅遊業迎接各項新挑戰。例如,剛於西九龍海濱長廊舉行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便吸引近七萬人次先後入場,甚至有人認為舉辦的日子可以長些。故只要我們不斷推陳出新,不斷自強,也就可以轉化挑戰為機遇。

相關新聞
田園快語:香港自強迎上海建迪士尼 (2009-11-09)
冷眼向洋:APEC峰會將商「亞太共同體」 (2009-11-09)
全球投資 聚焦中國 (2009-11-09)
方向正確 迎頭趕上 (2009-11-09)
梁國雄哪有民主人格 (2009-11-09)
東張西望:奇怪的「陸資登台驚恐聲」 (2009-11-09)
錢學森的精神遺產 (2009-11-07) (圖)
優化零五方案 較易凝聚共識 (2009-11-07)
世紀風雲‧柏林牆倒塌後:我的經歷和感受 (2009-11-07)
高鐵設站錦田並不可取 (2009-11-07)
居屋背後利益博弈 (2009-11-07)
煙草包裝成唯一宣傳策略 (2009-11-07)
香港樓市與政治 (2009-11-06)
是否總辭 民主黨左右為難 (2009-11-06)
有科技才有國防 (2009-11-06)
港教育對內地有何吸引力 (2009-11-06)
重整孝道此其時也 (2009-11-06)
關鍵時刻 重要表態 (2009-11-05) (圖)
又一波徒勞無功的人民幣升值論 (2009-11-05)
家長主導教育? (2009-11-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