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被窺探的才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東 尼

 今年中、美兩大才女的「傳記」分別在華人世界面世──由卡爾.羅利森和麗莎.帕多克夫婦合著的傳記《Susan Sontag:The Making of an Icon》早在蘇珊桑塔格去世前4年出版,儘管未有得到被記傳者本人允許,書本的出版當年還是引起了一陣強烈的「窺私熱」,更於今年4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翻譯成《鑄就偶像:蘇珊.桑塔格傳》,在華人地區賣得滿堂紅;中國才女張愛玲的「傳記式」作品《小團圓》則於一月出版,原被張氏指明要「銷毀」的作品,最後由遺產執行人推出市面,同樣引起了一陣出版的道德問題熱。

 蘇珊桑塔格一生專注書寫,《論攝影》、《疾病的隱喻》等書確立了她作家的名望;同時她亦關心政治,曾訪問北越、古巴等多個城市,更敢於為小眾發聲,被視為美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2004年,蘇珊桑塔格因病辭世,4年後她的兒子將其日記結集出版,其取名《重生》(Reborn),書中收錄了大量未曾刊出的日記內容,因此使學界又愛又恨。對於能一窺蘇珊的內心世界,尤其她為人所知卻鮮少提及與同性愛人的情事,讀者滿心歡喜;同一時間,不少評論人卻承受窺私的焦慮,甚至認為蘇珊生前的行事為人,絕對與出版「傳記」大相徑庭。

 然而蘇珊從未吩咐後人銷毀遺稿;相較起來,中國文壇師祖奶奶在書信中提出了如納博科夫的自覺,曾經有着遺產執行人將「《小團圓》小說銷毀」。直至今年初,遺產執行人宋以朗終於出版該部小說,並在序中引張愛玲書信,引證張氏於1993、94年期間多番三心兩意,對小說時作修改、增補,顯示了她對小說的不捨不棄;甚至指出當年父母(宋淇及鄺文美)不予出版的打算,是因為書中有影射張之情人胡蘭成,而胡又牽涉敏感的政治問題,因此才擱置考慮稿件的去向。

 《小團圓》非以傳記為名,書中主角卻處處有着張、胡二人的影子,而小說中更有不少性的描寫,使此書牽涉了更多有關作家私人生活的討論。

 不論蘇珊桑塔格或是張愛玲或是納博科夫,不應面世的書本橫空而出難免受人批評失諸尊重,然而摒除一味只為窺人私隱的小道讀者,借鑑於卡夫卡的例子,書印出來,對讀者來說準是一種恩賜。

相關新聞
納博科夫從羅莉塔到娜拉 (圖)
羅莉塔55歲 (圖)
被窺探的才女 (圖)
只此一人:喀布爾房子 (圖)
短載:雙城迷情
浮城誌:日子 (圖)
試筆:躲 藏
詩意偶拾:侵 蝕
稿例
百家廊:被噪音打擾的生活 (圖)
翠袖乾坤:一人之下 壞主管是攔路虎
一網打盡:印堂半日遊
琴台客聚:迷失的電梯
生活語絲:珠江夜遊
扶林晚風:寫作講習班
寫我遊情:伊朗禁酒
機甲戰將 Mercedes-Benz E63 AMG (圖)
流動跑車血脈 (圖)
超凡卓越性能 (圖)
高強敏捷身手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