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這書滿佈八股式套語,撇除了仍有可觀之處。 圖片由作者提供
黃仲鳴
夜讀胡太春的《中國近代新聞思想史》,啟發良多。這書出版於一九八七年,內地改革開放已多年,但書中仍見「八股式」的詞匯,如甚麼「民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民權」、「舊民主主義革命」、「資產階級新聞思想」等等,看了極其「眼冤」。「內容提要」說:「本書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這,唉,夫復何言!不過,撇開這些「套語」,若干內容仍有可觀之處。
書中對梁啟超的「時務文體」分析極詳,並追溯至譚嗣同。一八九六年,譚嗣同寫下了《報章文體說》。胡太春指出,譚嗣同「強調報章文體必須在社會上有實際運用的價值」,力反「盤踞在死氣沉沉文壇之上」的「阿諛奉承的應酬之作和流連風月的綺麗之詞賦」,認為「對民族覺醒不但沒有絲毫的推動力量」,反而「有巨大的麻醉作用」;其意是「拿起筆寫東西,必須聯繫社會實際,注重民用,文章才會有價值。」此外,還「強調報章文體必須具有較為自由的形式」,認為「古老的詞匯和新名詞攪拌在一起,形成半新半舊的過渡狀態文體」,這「比起傳統古文來,是一大進步」。換言之,譚嗣同所追求的「理想報章文體」,就是「一種具體的自由形式」。
譚嗣同的辦報理念,與梁啟超可謂一脈相承。梁啟超辦報,前提是「去塞求通」,而譚嗣同何嘗不是?梁啟超要求報章語言淺顯通俗易懂,報章文體要靈活自由,正是譚嗣同的主張。只不過,譚嗣同是「理論家」,而梁啟超卻是「實踐家」。他將譚嗣同的思想發揮在《時務報》上,竟「給人以一新耳目之感。舉國趨之,如飲狂泉」,「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窮陬,無不知有新會梁氏者。」
這種「時務文體」,雖打破了古文的規範,所用語言只是淺白文言,並未完全拋棄古文的包袱,直至《新中國未來記》,才以白話文來書寫,借書中人物來論政,「成為後來『五四』運動白話文的先聲」。
王韜是中國政論第一人,他寫的文章,是文言文,仍有所規範制約;到了梁啟超,那才見恣肆汪洋,一瀉千里,被鄭振鐸推譽為「中國近代一位最好的新聞記者」。不過,他的淺白文言,仍不算普及,仍未達普羅階級盡皆明曉的地步。
報章文體一直在變。五四後,白話文盛行於各報,然仍夾雜古文,甚至歐化白話文,要研究這一時期的報章文體,實饒有趣味。
香港那時的報章,也出現了一股潮流,就是古文、白話文之外,還摻上了粵方言,大行其道,由鄭貫公的《有所謂報》,到黃言情的《香江晚報》,都見有這種文體;那就是後人呼之為的「三及第文體」。這種文體,在珠江三角洲大為盛行,隱然已成「民間語言」。這一「報章文體」,值得鑽研。時至今日,此地報章仍夾雜粵語、外來語、自創新詞,蔚為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