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采薇》與章太炎之說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08]     我要評論

李國濤

 王元化先生在《談魯迅與太炎》中說到章太炎是「經古文派的最後一位大師」。並由此說到「太炎曾指斥奇袤怪迂之談,其中就有『斥神禹為蟲魚,以堯舜為虛造』,這與魯迅之諷顧頡剛幾乎完全一致。(魯迅在《理水》中亦嘲諷把禹當做蟲,把鯀當做魚的說法。)」王元化先生要發掘「魯迅與太炎在學術思想上的關係」。我覺得這是一個有意義的題目,值得學人去做。而且王先生在這篇文章裡也先述說了章太炎的學術淵源,即從全祖望、章學誠直到俞樾。

 前天我讀許壽裳先生著《章炳麟》(東方出版社,2009)。這冊書裡自然講到魯迅受章太炎的影響。但是有一條,表現出魯迅與章氏的看法也並不總是一致,也許抄摘下來,可供研究者參閱。這一則也牽涉《故事新編》裡的一篇小說,那就是《采薇》。《采薇》故事本身仍然採用傳統的說法,即是:殷商時孤竹君的兩個王子伯夷和叔齊,因為都不願意繼王位,就跑到周國境內養老。以後周武王伐紂,他們不識時務,要求罷兵,遭拒,乃憤而離周。但周已一統天下,他們「不食周粟」,到首陽山采薇而食,結果餓死在首陽山。《采薇》也是這樣寫的,寫了一個養老院,養老院供應食物是烙餅,沒有肉。《章炳麟》一書第四十七節《論人物之例》介紹:「章先生考其種族,謂以齊桓公伐山戎,斬孤竹觀之,則夷、齊為山戎種,所謂鮮卑大人者是。其姓墨胎,亦是虜姓而非漢姓。其後所隱首陽山,則從《史記正義》引說文在遼西,本為孤竹所轄。……其不食周粟者,謂不食周室養老之餼。」「餼」就是贈送之物,也指穀物。這麼說來,「不食周粟」只是指不吃周朝官方的養老食品,而不是指不吃周國田地上生產的穀物之類。這方面的史事,不是專家也很難說清。比如首陽山,《辭典》上說在山西永濟縣內,又稱首山。而依章氏說,則在遼寧。那相去就太遠。書裡又引章氏自己的文章說:「……其稱餓者,夷、齊就周養老,常得肉食。鮮卑戎人又素以飲酪、食肉為主。比其歸時,年老不任弋獵。胡俗賤老(原註:《三國志》注引《魏書》,烏丸俗賤老。鮮卑習俗與烏丸同),亦無以肉相餉者。乍食植物,則歉然如餒爾。……何餓之有焉?」這樣說來,伯夷、叔齊都是在周吃肉吃習慣了,回到西戎境內,因無人供奉肉食,自己年老又無力打獵,只好吃植物——薇,也就是野豌豆或野豌豆苗——所以老覺得餓。「其言餓且死者……詭誕之言,不可為典要矣。」章氏此說甚為新異,魯迅寫小說就不採此說,與所寫情節相去很遠。謹錄此條,供同好者一笑。在這裡順便說一下,《章炳麟》一書的校對偶有小誤。我所見《代序》上引章氏著作《菿漢微言》就排成《薊漢微言》。本文作者手頭無書,不能核查,有興趣的讀者,如果方便也不妨查核一下,尤其是章氏原文。

相關新聞
流動不居的心靈圖像 (圖)
銀幕短打:電影評獎不嫌多 (圖)
啟示錄:青春末期病患•二十五歲前要做的事──前度(下) (圖)
歷史與空間:清末的上海亂象 (圖)
古典瞬間:《采薇》與章太炎之說
豆棚閒話:晉祠懷古 (圖)
人文世相:袁宏道的尺牘 (圖)
文訊:《新紀元香港作家文叢》深圳首發
百家廊:你也滄桑,我也滄桑 (圖)
翠袖乾坤:生活樂趣
海闊天空:瑞士公投有反效果
琴台客聚:詒晉齋與皇族文化
生活語絲:冠軍張怡寧
思旋天地:不妨打倒昨日之我
記憶後書:史耐德的斧柄
花心思 營造聖誕暖意 (圖)
別致擺設 點綴添氣氛 (圖)
燈飾襯托 點亮佳節氣氛 (圖)
精緻酒具 暢飲盡開懷 (圖)
聖誕餐具 盡顯心思個性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