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頭十年的中國外交
張智新
中國在澳門回歸的喜慶中結束了上一個世紀和千年,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和澳門回歸十周年慶典中結束了21世紀的頭十年。其間先後經歷了申奧申博成功、上合組織成立、中美撞擊事件、加入WTO、中日關係演變、朝核事態與六方會談、和諧世界理念提出、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功舉辦奧運、出兵亞丁灣護航、積極應對經濟金融危機等系列波瀾壯闊的大事。
穩步崛起是主題
如果要選一個詞語概括這十年外交的主題,自然非「崛起」莫屬。不過,崛起到何種程度,中外之間、民眾之間的認知卻不盡相同甚至相距甚遠。
2000年的一份中國報告稱,中國綜合國力值居美、日、中、俄、德、法、英七國之末,約為美國的1/4。十年後的2009年末,中國社科院的報告顯示中國還是排在第七位。但國外的評價明顯要樂觀得多。據美國一家機構2008年將中國綜合國力排到了美、日、德之後的世界第四,並斷言中國的綜合國力相當於美國的近一半(48%)。2009年初,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與日本《朝日新聞》針對亞洲9國外交專家進行調查顯示,65.5%的受訪者認為,10年後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國力最強的國家。韓國《朝鮮日報》2009年8月公佈的結果,更將中國作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位,日、英、德、法等均列其後。
儘管存在統計口徑和認識差距,中國有對自身崛起保持冷靜理性、繼續堅持「韜光養晦」方略,而國外也凸顯中國崛起帶來挑戰,並力促中國擔負更大國際責任等多方考量,但過去十年裡中國經濟實力躍居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卻是各方不爭的事實。中國的穩步崛起無疑成為這個十年國際格局演變進程中的標誌性事件。
融入世界是特徵
儘管在國際社會穩步崛起,但中國在過去十年裡仍然在延續其融入國際社會的努力。在謀求變革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同時,爭取西方主導的國際格局接納自己,在融入美國主導的世界體系過程中實現自身崛起,則是這十年中國外交的最大特徵。
外交風格上儘管仍處於被動的刺激反應型和適應調整階段,但外交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前瞻性在這十年有了顯著提高。針對全球化進程加速、美國十年反恐、經濟金融危機蔓延等國際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外交思路,總體低調的同時適時高調,一貫不出頭的同時適時主動出擊,這在對日美歐的大國外交,以及08、09兩年的多邊峰會等方面均有明顯體現。
外交宗旨上儘管仍處於國家和政府政治利益至上階段,但公民、僑民利益在外交決策目標價值選項中的地位顯著提升。2007年外交部設立領事保護中心,在泰國政治危機、非洲地區衝突等諸多事件中,對本國公民、華商和僑民利益保護方面的力度明顯加大,「外交為民」的價值指向日趨明朗。
由此看來,21世紀頭十年的中國外交儘管成就卓著,可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不過在21世紀上半葉的外交史上的定位,可能就不是「加速崛起」而只是「騰飛預備」;在這個世紀整個百年中,則更可能只是用「穩步成長」來概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