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維特根斯坦
——讀《回憶維特根斯坦》
李寅初
翻開任何一本現代西方哲學史,「維特根斯坦」這個名字必定是大書特書的章節之一。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的一生平淡至極卻又絢爛無比,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他都無愧於羅素對他做出的評價:他是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的範例,熱情、深刻、認真、純正、出類拔萃。
前些天在圖書館裡閒逛,偶然在角落的書架上發現一本名為《回憶維特根斯坦》的書。這本書已經很舊了,書頁微微泛黃。我對維特根斯坦較為熟悉,但不知道有這樣一本書存在,於是借回宿舍閱讀,一閱之下,欣喜若狂,這實在是我近期讀到的屈指可數的好書之一。我是在深夜裡讀完這本書的,當時一種無地自容的感覺,在午夜的空氣裡開始纏繞著我。在此之前,我曾經非常努力地閱讀過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和《哲學研究》,但是坦白的說,對他的閱讀是極其失敗的,我充滿了深深的挫折感。他著作的簡練、凝約與深奧遠遠超出我的想像,除了記住他的寥寥幾個有意思的比喻以外,我一無所獲。
但是,讀完這本由他的弟子馬爾康姆所著的《回憶維特根斯坦》,再次激發了我重新閱讀維特根斯坦的興趣。馬爾康姆曾經長期相伴於他的老師,對維特根斯坦有著深刻的了解與同情,更重要的是,他還有著非常出色的文筆,描繪出了一個充滿生氣的維特根斯坦。馬爾康姆訴說了大量事例,更為重要的是,他還引用了大量維特根斯坦給他的信件言論。讀到這些的時候,我才深深地了解到,原來我是如此的不了解純粹。那些看似繁複的生活都可以化約到如此簡單的存在。
通過馬爾康姆的描述,我知道維特根斯坦生於維也納的豪門大族,並且有一半的血統是猶太人。他的家族名人輩出,二十世紀自由主義大師哈耶克即是他的表弟。他是個工程天才,對於機械、設計似乎具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他設計推進器、飛機、醫療器械、還有房子。他的語言天賦也很高,最初的著作是在一戰中寫成,那時候他是個士兵,還被俘虜過,很年輕,只有二十多歲。他能演奏很多樂器,並且深明樂理。他寫的東西很少,出版的更少,他一度認為自己解決了所有哲學問題,後來又發現似乎不是這樣。他深深影響了兩大哲學流派的思想,但他卻從來不承認。他的每一次講課都是思索,他會在講課過程中陷入長長的沉思,神情緊張。他有大量講稿,但是都不願意發表。他喜歡托爾斯泰,喜歡讀偵探小說,喜歡看電影……
在凌晨一點的時候,我讀到了全書的最後一段,在最後一段裡,馬爾康姆飽含深情地描繪維特根斯坦臨終前的那一刻:「那天夜裡他病得非常嚴重。他仍然是清醒的,當醫生告訴他只能活不多幾天時,他歎息說,『好的!』在他失去知覺以前,他對貝文夫人(那一整夜她都在看護他)說:『告訴他們,我度過了極為美好的一生!』」我度過了極為美好的一生,我覺得這句話值得所有沉溺在物質世界裡無法自拔的人深思。馬爾康姆緊接著對此進行了評論:「他說的『他們』顯然是指他的那些親密的朋友。當我想到他的深刻的悲觀主義,想到他精神上和道德上遭受的強烈痛苦,想到他無情地驅使自己的心智,想到他需要愛而他又苛刻生硬地排斥了愛,我總認為他的一生是非常不幸的。然後在臨終時他自己竟呼喊說它是『極為美好的』!對我來說這是神秘莫測而且感人至深的言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