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慶祝香港青松觀創觀六十周年,踏入2010 年,青松觀為全真道學說繼往開來,特別於昨日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辦一連三日(1月6至8日)的「探古鑒今-全真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國際學術研討會,並舉行系列書籍包括《全真學案》、《道教學譯叢》、《山東道教碑刻集》的新書發布會,旨在弘揚全真道精神。
青松觀最近已先後舉辦多項大型慶典活動,包括11 月舉辦的「王重陽祖師靈柩安奉大典」;上月舉辦盛大而隆重的「至寶真人飛昇十周年法會」等慶祝六十周年活動。為承先啟後,弘揚全真道精神,青松觀更再次舉辦「探古鑒今-全真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專家學者針對「儒、釋二教對全真道的深刻影響」、「全真道與正一道、淨明道、民間宗教等其他道派之間的互動」、「明清時期的全真道及其社會影響」等議題撰寫論文,並邀請相關學者作深入探求,再於研討會公開討論,務求以新觀點、新材料對全真道作出深入研究,為全真道的發展提供參考。
出版新書弘揚道教
另外,青松觀亦舉辦新書出版發布會,介紹新書包括:《全真學案》、《道教學譯叢》、《山東道教碑刻集》及研究計劃出版的《全真道教史》。《全真學案》由張廣保主編,該書的撰纂有別於傳統的「學案」體,書中列評傳、原著摘要及校勘、年譜等部分,對各全真高道之弘道事蹟、宗教修行及思想創新等予以詳細評介,該叢書既擇取原著之精粹,又增附當代學者之評論。
為了方便讀者進一步了解學界對《全真學案》所列傳主的研究歷史,《學案》還附錄歷代研究文獻目錄。
第一輯共出版11冊,分別為李大華著《李道純學案》、張廣保著《尹志平學案》、章偉文著《郝大通學案》、趙衛東著《譚處端學案》、劉仲宇著《劉一明學案》、盧國龍著《馬丹陽學案》、尹志華著《王常月學案》、何建明著《陳致虛學案》、強昱著《劉處玄學案》、郭武著《丘處機學案》、劉煥玲著《王玉陽學案》。
由朱越利主編、王宗昱任副主編的《道教學譯叢》則向讀者介紹國外研究我國道教的成果,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內地對宗教學研究取得巨大進展,對國外的研究成果也有所了解,也翻譯了一些著作,但對國外成果的介紹,遠遠滿足不了我國學術研究的需要。
組織編譯國外著作
為此,廣大宗教學者普遍希望有心人組織翻譯出版國外宗教學重要著作,故青松觀首先從組織道教學著作開始,做了一些前期工作,選取了多種當今海外道教學最重要的著作進行翻譯,已出版及最新出版譯著包括下列六本:
1.《中國近世道教的形成》(日)秋月觀日英(著),丁培仁(譯)
2. 《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陽與馬丹陽》(日)蜂屋邦夫(著),欽偉剛(譯)
3. 《真誥研究》(日)吉川忠夫、麥谷邦夫(著),朱越利(譯)
4.《中國的道教》(日)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譯)
5. 《多面相的神仙——永樂宮的呂洞賓信仰》 (美)康豹(著),吳光正、劉瑋(譯),劉耳(校)
6. 《周氏冥通記研究》(譯注篇)(日)麥谷邦夫、吉川忠夫(著),劉雄峰(譯)
由趙衛東、莊明軍主編的《山東道教碑刻集》青州、昌樂卷,顧名思義介紹山東的道教碑刻,自漢末道教產生以來,山東一直是道教活動極頻繁區域,金元之際還一度成為全真道最重要活動中心,故今天山東省內仍保留極豐富道教文化遺產,道教碑刻正是其中非常重要內容。
創首部《全真道教史》
據初步統計,山東省內道教碑刻數量極可觀,總量估計約有六千塊之多,分布比較集中的地域是泰山、嶗山、昆崳山一帶,而幾乎每一個山東的縣城都有相當數量碑刻,具極重要史料價值,對研究山東道教史乃至中國道教史都具重大意義。
最值得一提的是,青松觀正研究計劃出版,由鄺國強主編的《全真道教史》,該書將是國內外第一部系統而全面研究全真教創教、傳承歷史的多卷本道教史專著,全書共分五祖、南宗形成期、金元時期、明清時期及近現代時期共四卷。
《全真道教史》兼採宗教與學術並重視角,採用同情理解態度對全真教全面研究,在材料使用上,除充分利用藏內材料外,還兼採金石方志、小說筆記等藏外材料。《全真道教史》共分四卷,負責人分別為:第一卷:張廣保(全真五祖及南宗研究);第二卷:趙衛東(金元時期);第三卷:樊光春(明清時期);第四卷:郭武(近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