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除西式食物外,大牌檔亦提供中式麵食,例如雲吞麵。網上圖片
現時全港僅存28個大牌檔。為免這種獨特飲食文化消失,政府決定斥資數十萬元,以保育中環分布於歌賦街、伊利近街、士丹利街、士他花利街、結志街及吉士笠街的10個大牌檔,預計工程將於4至6個月之內完成。有關活化計劃的重點如下:
‧容許大牌檔牌主可將檔位繼承給子女。
‧政府免費重鋪排污渠,並且研究接駁煤氣。
‧每周清洗街道兩次。
‧牌主自費更換新式帳篷。
‧容許大牌檔在劃定面積內自由擺放檯凳數量, 但須保留一定空間的通道讓途人經過。
以下為兩名市民就此事的回應,我們可從中了解相關看法:
市民甲:「大牌檔近年所存無幾,政府決定進行活化,保留香港特色。這是好事啊!」
市民乙:「好是好,不過活化工程要花4至6個月,大牌檔在這段期間便不能做生意了,夥計又無工開,那怎麼辦呢?」
市民甲:「那又是。雖然政府資助接駁排污渠和煤氣管,但檔主仍需負擔更換帳篷的費用,都要花費一些金錢。」
市民乙:「對呀!聽說政府亦容許大牌檔在劃定範圍內自由擺放檯凳呢。」
市民甲:「那麼真的要靠大牌檔自律了,如果他們為了做更多生意,在行人路上放滿檯凳,便會阻礙通道,對行人造成不便呢。」
市民乙:「對啊!而且政府今次只是活化中環的大牌檔,據我所知,深水埗的大牌檔數目更多,但是因為被指帶來環境衛生和噪音滋擾等問題,不獲政府以放寬繼承方式來保留。」
市民甲:「我覺得既然說要保留香港特色,就應無分彼此,全港大牌檔都要保育才是。」
想一想
1. 如果你是政府,你會如何回應市民的意見?
2. 你贊成全港大牌檔都應進行活化計劃嗎?為甚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