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蘭芳園是中環最出名的大牌檔。資料圖片
逆境自強 反映香港精神
不少大牌檔的檔主是在上世紀30年代因戰亂而來到香港的內地人。由於他們缺乏一技之長,唯有在食肆學廚,幾經辛苦磨練,儲夠錢可自立門戶,再經幾十載經營,才由當年幾十呎的鐵皮舖發展到今日的過百呎規模。他們縱然生於戰亂之時,並無輕言放棄,反而積極自力更生,最後闖出新天,正好反映香港人力爭上游、逆境自強的精神。
地道食物 融合中西特色
大牌檔的食物款式豐富,價廉物美,既有中式的雲吞麵、豬手米線,亦有西式的咖啡、奄列,更有融合中西餐飲的特色,例如番茄牛肉通粉、鴛鴦及西多士等。而且大牌檔的食物充滿鑊氣,深受市民歡迎,每逢午飯時間,都有大批寫字樓職員排隊入座,人龍最長時甚至有數十人。
設計實用 盡顯民間智慧
大牌檔的設計簡單,雖然沒有華麗裝飾,但是盡顯民間智慧。鐵皮鋼架建造成為廚房,上面蓋着一個遮雨簷篷,然後掛上招牌;外面放上摺檯、摺椅,再拉一幅帆布帳篷。這種「朝行晚拆」式的設計,既實用又獨特,成為不少建築師及設計師的研究對象。
另外,從城市設計角度看,大牌檔位於舊區馬路和樓宇的邊緣之間,這既豐富街道的活力,亦增加街道空間的層次感。
想一想
1. 大牌檔的經營模式如何反映香港精神?
2. 大牌檔的食物有何特色?
3. 為甚麼大牌檔的設計成為設計師的研究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