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浸大研究顯示,大型運動會對國民身份認同的效應並不如想像中大。圖為港生迎接奧運火炬抵港。 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任智鵬)大型的體育運動被指是社會推動國民教育的好機會,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特別針對北京舉辦奧運,於香港、內地及台灣3地近千名中學生進行追蹤研究,發現在奧運完結的4個月後,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的評分已回落至與京奧開始前4個月的水平相若,可見其效應已見消退。負責的學者坦言,研究反映京奧、東亞運等於國民教育的影響不及想像中高,建議當局可從日常課堂入手,將體育及國民教育結合,以潛移默化提升學生國民身份認同。
訪兩岸三地近千中學生
浸大體育系副教授劉永松分別於香港、內地及台灣共6所中學開展有關研究,涉及946名12至17歲的學生,透過詳細的問卷,了解其國民身份認同感。研究分為3個階段,分別在京奧開始前4個月(08年4月)、京奧舉行期間(08年8月)及完結4個月後(08年12月)進行,就學生國民身份認同感作評分。
京奧後4月 港生評分跌
就3地各階段的平均分,以5分為最高,內地學生國民身份認同達4.77分,遠高於港生的3.74分及台生的2.77分。而3個地方的評分都顯示,在奧運舉行期間學生國民身份認同感大幅上升,但隨後即回落,情況以香港最為明顯,上述3個階段的評分分別為3.64分、3.88分及3.70分,京奧效應相對短暫,完結後4個月的評分只高出開始前4個月0.06分,並不明顯。
劉永松指,兩岸三地社會歷史文化各不同,國民身份認同感有較大差異可以理解,而台灣因近年的政治環境,也影響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他又提到,單就港生的評分,出生於內地的學生總平均分數達3.78分,較香港出生者的3.68分高出不少,相信與內地小學灌輸較強國家觀念及國民教育相關。
學者倡推中國特色體育課
劉永松認為,是次研究清楚反映對國民教育來說,實不應迷信於大型運動會的效應,包括京奧及去年底剛完成的東亞運,對學生國民身份認同所起的作用都較短暫。他認為,從教育的角度,更應透過學校體育課推廣一些具中國特色的運動例如踢毽、龍舟、舞獅等,又可藉標誌性的人物如李小龍,讓學生接觸詠春或其他中國武術,從而潛移默化使認識中國傳統及現代文化,以確立他們的國民身份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