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紅磡海底隧道位處市中心,兼且收費相對較廉,汽車流量遠超負荷。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 朱樂汶)現時本港每日平均有超過23萬架次車輛使用3條過海隧道,但約一半車輛使用收費最便宜的紅磡海底隧道,3隧車流量不均及紅隧塞車問題仍為人詬病。消息指,港府委託專家進行的「研究3條過海隧道分流顧問報告」擬建議提高紅隧收費起分流作用,惟擔心全面加價可能帶來極大反響,故較傾向先調高重型貨車的收費,因該類車輛在3隧之間的收費差距較大,但具體加幅未定。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有關顧問報告尚未完成,當局會在顧問提交報告後從多方面仔細考慮可行性,顧問預期於今年第2季向政府提交報告。
紅隧每日12萬架次超負荷
港府早於2008年已聘請顧問研究3條過海隧道的分流不均問題,同時為隧道估價,至今仍未有具體措施公布。但另邊廂,紅隧塞車情況卻不斷惡化,每日達12萬架次,早已超出該隧道8萬架次的設計容量;相反,東隧及西隧的車流量分別是設計容量的80%及低於40%。
鑑於3隧收費差距驚人令車流失衡,消息指,「研究3條過海隧道分流顧問報告」中,擬考慮提高紅隧收費以解決塞車問題,首階段加價措施或先針對重型貨車。但消息強調,加價建議屬初步的構思,至於加幅現階段言之尚早,最終方案還須平衡各方利益,包括市民的承擔能力及貨櫃業界的意見等。
或延專營期換東西隧減價
此外,早前亦有消息稱,港府不排除會考慮以延長專營期,以換取持有東隧及西隧的中信泰富調整收費,拉近與紅隧的收費差距。
學者指加價只能短期奏效
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熊永達認為,增加紅隧貨車收費的建議不可取。雖然此建議可即時降低使用紅隧的貨車流量,但司機將成本轉嫁至貨主後,流量很快便會回復以往水平。他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將3條隧道統一管理,但收購西隧及東隧涉及金額超過200億元,港府可以考慮與隧道公司合組財團,統一管理3條隧道,隧道公司可獲得一定的回報,並將收費的決定權全部交予港府。熊永達又指,即使港府現時不介入,至2016年東隧專營權歸還予港府,港府屆時有兩條隧道在手,亦足以解決紅隧擠塞的問題,但巿民則要多忍受數年的塞車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