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記憶後書:《單身男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單身男人》改編自衣修午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在1964年出版的小說。 網上圖片

鄭政恆

 果如上周所料,本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是Jeff Bridges,Colin Firth輸了。撇開演員,以戲論戲,《單身男人》(A Single Man)拍得比《聲聲相識》(Crazy Heart)稍好,但《聲聲相識》的人物塑造上比較可親可感。《單身男人》改編自衣修午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在一九六四年出版的小說,電影在視覺風格、時代氛圍和生活文化等方面都貼近六十年代,導演Tom Ford曾任Gucci創意總監,是著名時裝設計師,他在電影中注滿了資產階級的摩登品味。小說與電影將時間設定為一九六二年的一天,大學教授George痛失感情甚篤的男伴以後,感到十分孤獨,決定在當晚和紅顏知己Charley吃晚飯後自殺,但他遇到一位年輕熱情的學生後,燃起了生存的勇氣,而最終他的內心變得如月色般澄明了,卻躲不開死亡。

 Tom Ford細緻地捕捉George的複雜心理、如水的回憶和流動的意識,成就了一部現代主義風格的電影,教人想起意大利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作品。而電影呈前呼後應的對稱結構,以單身男人的內心感受為重心,又有不少鏡子和水的意象,切合自傷、自憐、自戀的氣息之餘,Colin Firth幾乎成為了法國名導谷克多(Jean Cocteau)鏡頭下一塵不染的Jean Marais了。

 《單身男人》也有深刻的東方精神探索,我想起卞之琳說過衣修午德的「小說內容多寫同性愛和印度吠檀多宗教哲學。」吠檀多哲學頗玄奧,湯用彤在《印度哲學史略》中提到吠檀多主張「撥開無明,了悟真際。故曰『從智慧得解脫』。當自我知其與梵同一,此智即是解脫」。《單身男人》說的是George的痛苦和解脫,一首一尾出現的海,儼如苦海,他終於在茫茫月色下好像明白到「世間如幻,輪回非有,過去作業,均立消滅。」George在生命的一天中,從自殺求死到死亡解脫,沒入於大梵,這是George的最後的歷程,離開了苦。

相關新聞
百家廊:三見瑪利亞 (2010-03-16) (圖)
翠袖乾坤:舒了一口氣 (2010-03-16)
海闊天空:胸懷祖國 放眼世界 (2010-03-16)
琴台客聚:劉邦與三千子弟兵 (2010-03-16)
杜亦有道:無奈人生 (2010-03-16)
思旋天地:公關重頭戲 (2010-03-16)
記憶後書:《單身男人》 (2010-03-16) (圖)
百家廊:一隻眼看 法國福利和社會公平(下) (2010-03-15) (圖)
翠袖乾坤:破解抑鬱 (2010-03-15)
一網打盡:置若罔聞 (2010-03-15)
琴台客聚:防毒重在擇交 (2010-03-15)
生活語絲:「永遠的美麗」 (2010-03-15)
思旋天地:開大會也要保重身體 (2010-03-15)
網人網事:博大精深的「局長日記」 (2010-03-15) (圖)
百家廊:一隻眼看法國福利和社會公平(上) (2010-03-14) (圖)
翠袖乾坤:「情話紫釵」 (2010-03-14)
娛視觀:統合旅遊部門及機構 (2010-03-14)
琴台客聚:呂洞賓的不羈本色 (2010-03-14) (圖)
杜亦有道:離晒大譜 (2010-03-14)
隨想國:老虎的故事 (2010-03-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